文档详情

会计学 01 总论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pdf

发布:2017-11-28约1.22万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标 ◆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会计含义及其特点 ◆了解企业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 ◆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掌握财务报告及其要素概念 ◆掌握财务报告要素的具体内容 ◆掌握会计等式、种类及其作用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时期:原始社会→ 特点:人类已经具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 行为。如人类祖先的“垒石记数”、“刻 竹为书”和“结绳记事”等。 ■时期:奴隶社会晚期→ ●有了专门人员、机构以及会计名词,会 计萌芽产生。 ●单式记账法: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以 实物计量单位记录所发生事项的一种方法。也 称“流水账”。 ●没有统一的货币计价。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卢卡·帕乔利在专著 《算术、几何、比 与比例概要》对复式簿记法的系统阐述— —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单式簿记时期进入到复式簿记时期 ■股份有限公司出现→ ●开始制定会计原则 ●执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产生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记账手段发展到会计电算化 ●会计理论空前繁荣 二、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一)会计的含义 ◆管理工具论 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为管理服务的。 ◆管理活动论 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 的职能(核算和监督等),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 活动。 ◆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 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 信息系统。 (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尽管在会计管理活动中要使用实物量度、劳动量 度和货币量度等不同的计量单位,但以后者为主。 2 .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 核算、监督—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3.具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 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经济决策有关, 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 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 预测价值  反馈价值  及时性 (二)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 的。 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真 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 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两种含义) 可比性要求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 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统一性:不同企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指 标上的相互可比 2.一贯性: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有关会 计信息指标的相互可比。 四、会计的分类 财务会计 按会计信息的 使用者分类 管理会计 会计 企业会计 按会计所服务 非盈利组织会计 的领域分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