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化对外贸易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pdf

发布:2017-06-05约6.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h Policy Brief No. 201325 Oct 10 , 2013 张琳 zl_della@163.com 优化对外贸易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近两年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我国外贸增速明显回落,2012 年外贸同比 增长6.2%,与2011 年相比增速回落16.3 个百分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2009 年哥本哈根 会议的召开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全球经济低碳化革命的起步;随着全球生产网 络的发展,日臻专业化的国际分工要求保证产品的高品质、高质量,单纯依靠低价格、大数量的中国传统 出口模式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大量的贸易不平衡还给我国带来了频繁的贸易摩擦。从国 内环境来看,劳动力工资上涨,造成了出口企业成本激增,挤压利润空间,企业生存压力巨大;我国出口 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等问题矛盾突出,我国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对 外贸易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亟需转变的关键阶段。 国际背景和约束 国内压力和矛盾 贸易摩擦频繁 劳动力成本上升 贸易转型 贸易顺差指责 价格竞争优势趋弱 外需波动风险 产品附加值偏低 碳关税的威胁 产业链分工低端 一、 我国贸易转型的国际背景 对外经济不平衡,贸易摩擦增多,过度依赖外需带来风险。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进出口总额从1978 年的206.4 亿美元增加至2012 年的38668 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 经济增长,根据林毅夫 2003 年的研究表明,20 世纪90 年代,外贸出口每增长 10%,能够推动我国GDP 增长1%,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扩张带来的贸易顺差,也使得我国更易于遭受了贸易摩 1 / 6 擦和贸易争端。根据《全球贸易预警》(2012 )报告显示,2008 年11 月至2013 年5 月,中国受到的歧视 性贸易措施共877 项,占到全球保护措施的41% 。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壁垒以及卫生检验检疫措施等 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家常便饭”,涉及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此外,贸易顺差经常成为主要 贸易伙伴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我们挑起事端和施压的工具与手段。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美、欧为代 表的发达经济体遭受重创,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发展中经济体减速,外部环境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下 降对中国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12 年1 月中国出口出现自2009 年12 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总体外 贸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当前这种低质量、低层次、以数量取胜的出口模式提出了巨 大的挑战,发展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全球经济低碳化变革,传统贸易增长方式面临资源环境压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大趋势,加 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变新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由于高耗能产品的生 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变暖,发达国家 提出了针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征收碳关税的提议。瑞典、意大利、丹麦以及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施 行本国范围内的碳税征收;2009 年美国通过了 《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随后法国提出从2010 年起,凡是在 环保立法方面的严格性低于欧盟国家的进口产品开始征收 “碳关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近十 年来外贸保持快速增长,外贸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07 年起中国超过 美国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