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北京历史会考总复习.doc

发布:2018-05-21约3.56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姓名: 2017高中历史会考总复习冲刺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 1、(11春14春)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2、(10春)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 3、(09春10夏12夏)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 秦始皇 4、(12春14夏)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5、(13春).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刺史 6、(12夏)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中央任命 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涉,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 8、(11春14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王国势力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封同姓诸侯 B 颁布“推恩令”C设置三省六部 D增设内阁 9、(09春09夏10夏12夏13春)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0、(14夏)唐朝初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其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 中书省 C门下省 D 枢密院 11、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 推行三公九卿制 B 确立三省六部制 C 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 12、《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三司 B政事堂 C门下省 D枢密院 13、元朝的中央官制是 A一省制 B二府三司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14、(10夏12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办事效率 B 削弱贵族势力 C 加强专制皇权 D 完善中央机构 15、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月日到日,平均每天要批阅,处理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 16、(14春)明朝在中央机构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A 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力 1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 C.军机大臣皇帝拟发谕旨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主导决策 C训练将士,率兵征战 D监督官员,整顿吏治 19、(10春11夏13春)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设内阁,置六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 设军机处 D设总理衙门 20、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的御用秘书,实实在在知识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 A皇帝对宰相权力的制约 B南书房可以参与机要事务 C清朝皇权专制的加强 D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重要 21、(12春13春)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有 ①玉米 ②水稻 ③棉花 ④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9夏11春12夏14春)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B农业灌溉方式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23、(10春12春14夏)唐朝《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4、(13夏)如下图所示,法国一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一件中国古代农业灌溉工具(翻车)。该工具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曹魏时期 D隋唐时期 25、右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曹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