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5.1概述 5.2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5.3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5.4齿轮的可靠性设计 5.5轴的可靠性设计 5.6轴承的可靠性设计 第5章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5.1概述 1)机械可靠性设计 基础:常规机械设计的原理、准则、计算方法 方法:将设计变量认为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并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出可靠度计算表达式。 内容:在给定的可靠度条件下确定零件的参数和结构尺寸;或已知零件的参数和结构尺寸确定其可靠度及安全寿命。 2)不同机械产品的故障后果及可靠度要求 3)产品的可靠度等级 4)国外机械产品可靠性指标推荐值 5.2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1)受拉螺栓的连接 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准则 (2)选择螺栓材料,确定其强度分布 (3)确定螺栓的应力分布 (4)应用联结方程求解螺栓直径 变异系数——材料的尺寸、加工、热处理等引起的材料强度变化,为材料的强度标准差与其均值的比值。 受拉螺栓的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实例:已知某汽缸内径D=380mm, 缸内工作压力p=0—1.7MPa, 螺栓数目n=8,采用金属垫片, 试设计此缸盖的螺栓, 且要求螺栓连接的可靠度R=0.999999。 5.2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2)受剪切螺栓连接 (1)按受剪螺栓进行设计 (2)按挤压进行设计 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准则 (2)选择螺栓材料,确定其强度分布 (3)确定螺栓的应力分布 (4)应用联结方程求解螺栓直径 受剪切螺栓连接 实例:已知某受剪切连接的螺栓,载荷F为等幅交变载荷,呈正态分布,其均值和标准差为 F( )=F(24000,1440)N 承剪面数n=2,预紧力忽略不计。从安全考虑,在10000个螺栓中,只允许有两次因螺栓失效引起的停工,请设计此连接螺栓。 5.2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分析比较: 安全系数设计法 可靠性设计法 5.3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弹簧是机械产品中的重要基础件之一。它的种类很多,按形状划分有:螺旋弹簧、板(片)簧、碟形弹簧、环形弹簧、平面(截锥)蜗卷弹簧等;按承载特点划分有:压缩、拉伸、扭转等弹簧。还有按成形方式、材质等划分弹簧的方法。??? 弹簧承受的应力主要有: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拉压应力和复合应力等。??? 弹簧的故障模式主要有:断裂、变形、松驰、磨损。其中最主析是断裂和变形。 弹簧的故障模式分类 弹簧常规设计的主要公式: 最大剪切应力τ 曲度系数Ks 弹簧指数C 弹簧常规设计的主要公式: 弹簧受载后的轴向变形y 弹簧刚度k 5.3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圆柱型螺旋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1)确定失效应力分布 (2)确定强度分布 (3)计算可靠度 实例:一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如下,试确定下列问题: (1)在设计寿命为N=5×104次时的可靠度; (2)在设计寿命为N≥106次时的可靠度; 5.4齿轮的可靠性设计 1)齿轮轮齿的故障模式及其特征 2)齿轮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 4)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 1)齿轮轮齿的故障模式及其特征 齿轮故障模式所占比例 失效形式 1.轮齿折断 齿根弯曲应力大; 齿根应力集中 失效形式 2.齿面点蚀 磨损 失效形式 3.齿面磨损 砂粒、金属屑 失效形式 4.齿面胶合 高速重载;散热不良; 滑动速度大; 齿面粘连后撕脱 措施: 减小模数,降低齿高; 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 材料的硬度及配对 失效形式 5.齿面塑性变形 磨损、塑性变形 2)齿轮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以常规设计作为基础,以其设计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将由设计手册中查得的有关数据按统计量处理。 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 (1)确定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参数 (2)确定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分布参数 4)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 (1)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的分布参数 (2)确定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分布参数 (3)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下齿轮的可靠度 5.5轴的可靠性设计 1)轴的力学模型 2)传动轴的可靠性设计 3)心轴的可靠性设计 4)转轴的可靠性设计 5)轴的刚度可靠性模型 6)轴强度可靠性模型的应用 轴件的故障模式 1)轴的力学模型 心轴——弯矩作用(弯曲变形) 传动轴——扭矩作用(扭转变形) 转轴——弯扭作用(弯曲与扭转变形) 传动轴:扭矩T 心轴 : 弯矩M 转轴: T + M 2)传动轴的强度可靠性模型 传动轴的应力分布 传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