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新八校协作联考高三2月联考作文“月球近,月亮远”作文指导-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新闻素材速记快用.docx
2025年湖北新八校协作联考高三2月联考作文
“月球近,月亮远”写作指导
文题分析+写作素材拓展+范文示例+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六方法
考场链接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国不断对月球发起探测活动,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勇气与伟力。然而有人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这种担忧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有哪些启示?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分析
材料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人类不断探测月球的事实,提出探月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是材料的主体,提出对探月的担忧…“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将信息归纳一下:1.人类有探索宇宙的勇气和伟力,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2.我们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3.这种担忧给新时代的年轻人带来哪些联系和启示。
写作要求部分,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联想,意味着考生需要比较材料语境下“月球”与“月亮”概念的差异,尤其是深挖“离月亮越来越远”的外延和内涵:要求考生谈启示,则要求考生的立意不止于认知层面,还要深入到“怎样做”的层面,给出应对之策。
审题立意的核心是深挖“离月亮越来愈远”的外延和内涵。月球是基于客观事实、数据和科学理论所认知的天体;而月亮,则入了观察者的主观情感、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成为人类情和思想的寄托。“离月亮越来越远”可以是对自然的敬畏缺失,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式微,可以是想象力的日益溃乏,可以是人情的逐渐淡漠,可以是诗意生活的远离,可以是审类品味的降级,可以是实用主义压倒浪漫主义等等。考生以此为切口,讨论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我们生活的姿态,都是合格立意。
立意时要注意:
1.不能对探测月球持否定批判态度
2.材料有限定语“可能,表明“离月亮越来越远”是担忧而非事实,要注意行文的态度与语气,应保持客观,避免偏激极端。
3.应当不止于认知层面,还要深入到“怎样做”的层面,给出应对之策,以回应“启示”。
4.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有可能要思辨“科技理性”与“诗意浪漫”的二元。
5.要回答命题之问,这种可能存在的担忧有哪些解决或试图解决的策略、方法、设想等。
可以有以下思路:离月球更近,是人类探月的勇气与伟力,要肯定科技与理性的力量;可能离月亮更远,也许是人类感性、浪漫、诗意、朦胧美的某种程度的缺失;月球与月亮可能会“意念合一”,可能会同时“更近”,我们年轻人在追逐科技的同时,也不忘拥抱传统、感性与浪漫。
参考立意:
科学筑基,诗意栖居
理性之月耀苍穹,感性之辉映心田
想象创造美,掬水月在手
探索诚可贵,敬畏不可失
超望云中月,品味朦胧美
参考标题
《奔赴月球,拥抱月亮》
《莫让科技遮挡月亮诗意》
《月亮不会渐远,因为有我们》
《科技为笔浪漫为墨,写就月亮诗行》
《借科技之力探月,凭诗意之心守月》
《宇宙为纸,科技与浪漫共书月之华章》
《科技浪漫握手言和,月亮月球意念合一》
写作素材拓展
名言警句
1.“人类的一大步,却是宇宙的一小步。”——尼尔·阿姆斯特朗
2.“探索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对未知的追求。”——卡尔·萨根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科技是双刃剑,既能让我们接近星辰,也能让我们远离心灵。”——网络
5.“月亮不仅是天体的存在,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网络
6.“我们走得越远,越要记得为什么出发。”——网络
7.“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曲道奎
8.“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它才有希望。”
事例素材
阿波罗11号登月: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功登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嫦娥工程:
中国自2004年启动嫦娥工程,成功实现了月球探测器的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崛起。
马斯克的SpaceX:
埃隆·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公司致力于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推动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展现了私人企业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潜力。
月球的科学价值:
月球不仅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氦-3,这种资源在地球上极为稀缺,但在月球上储量丰富,未来可能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
月球的文化意义:
自古以来,月亮在人类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中国的“嫦娥奔月”传说,还是西方的“月亮女神”神话,月亮都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重要载体。
精彩文段
1.科技与情感的平衡: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离月球越来越近,探测器可以精确地测量月球的每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