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试题B卷.docx

发布:2025-01-22约1.6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试题B卷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略,以“五级书记抓扶贫”为抓手,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等多种措施,2020年共脱贫55.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

(2)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力构建“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以贵州为例,通过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72元,同比增长8.9%。

(3)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将着力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率均达到100%。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西藏自治区为例,2020年,西藏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主要措施

(1)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为此,各地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例如,在四川省,2020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超过10亿元。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如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

(2)在教育扶贫方面,实施“雨露计划”等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超过1.1亿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资助8600万人次。此外,通过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

(3)生态环境保护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地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贫困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例如,江西省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护林员、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项目,2020年贫困人口参与生态项目人数超过10万人。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政策法规与组织保障

(1)政策法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乡村振兴促进法》、《脱贫攻坚法》等,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这些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2)组织保障方面,各级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工作。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乡村振兴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此外,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3)在政策法规实施过程中,各地注重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执行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法规,掌握政策要求。同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