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查
房
目录
•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临床体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病历资料
肾病综合征
•定义: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临床特性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
一样程度的水肿。本病为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
•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其中90%以上患儿为原发性。原发性肾病又分
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阐明。单纯性肾病也许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肾炎性肾病患儿的肾组织中可见免疫球蛋白和
补体成分沉淀,提醒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为最主线的病理生理变化,也是导致其他三大特点的基本原因。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所致。长期持续大量蛋白尿能增进肾小球系膜硬化和间质病变,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2.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取的蛋白分解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肝脏
合成蛋白的速度和蛋白分解率的变化也使血浆蛋白减少。患儿胃肠道也可有少许蛋白丢失,但并非低蛋白
血症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
•3.水肿水肿的发生与下列原因有关:(1)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在组织间隙内潴留,
当血浆蛋白低于25g/l时,液体重要在间质区潴留,低于15g/l时可同步形成胸水和腹水。(2)有效血循环
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水钠潴留,深入加重水肿。(3)低血容量使交感神经兴奋
性增高,近端肾小管钠吸取增长。
病理生理
•4.高胆固醇血症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肝脏合成脂蛋白增长,重要为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
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形成高脂血症,持续高脂血症可增进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
临床体现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起病隐匿,重要体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开始于眼睑、面部,渐
及四肢全身,男孩常有阴囊水肿,重者可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一般无血尿及高血压。
•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浮肿一般不严重,除具有肾病四大特性外,尚有明显血尿、高血
压、血清补体下降和不一样程度的氮质血症。
并发症
1.感染:本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皮肤感染、胸膜炎。
2.电解质紊乱:常见有低钠、低钾、低钙血症。
3.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原因有:(1)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长,呈高纤维蛋白原血症.(2)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血
浆抗凝物质减少。(3)高脂血症时,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汇集增长。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生长延迟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多为+++~++++,可有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d),或
随机或晨尿蛋白/肌酐(mg/mg)≥2.0。
2.血液检查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浓度25g/L,白/球比例(A/G)倒置;血胆固醇
5.7mmol/L;血沉明显增快;肾炎性肾病者可有血清补体减少,有不一样程度的氮质血症。
治疗原则
•⒈一般治疗①休息:无需严格限制,严重水肿、高血压、低血容量的患儿需卧床休息,但应常常变换
体位。②饮食:水肿患儿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