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废机油应急预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钛业有限公司
废机油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废机油可能造成的环境
事件,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
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结合本故事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废机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
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
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
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
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1.4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
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车间和
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5 事件分级
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和一般两级。
一般:泄漏量少,影响仅限厂区内,车间能够处置的;
重大:泄漏流出厂区,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处置。
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各职能部门组成应急指挥部。公司总经理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总指挥,统一
领导、组织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车间具体组织应急处置。
2.2 工作组与职责
2.2.1 污染处置组。组长由生产部部长担任。成员由生产部和车间组成。
主要职责:收集汇总相关数据,组织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迅速组
织切断污染源,分析污染途径,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 组织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或减轻已经造成的污染; 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
措施;组织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
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至安全紧急避险场所。
2.2.2 应急监测组。组长由安全环保部部长担任。成员由安全环保部和质研
部组成。
主要职责: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以及当地气象、自然、社
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明
确监测的布点和频次,做好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决策提供依据;协调外部单位参与应急监测。
2.2.3 医学救援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后勤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援助;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
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
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集体中毒等。
2.2.4 应急保障组。组长由设备部部长担任。成员由设备部和供应部组成。
主要职责:指导做好事件影响区域有关人员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工作;组
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及临时安置重要物资的紧急生产、 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
工作。
2.2.5 对外联系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对外的信息报送联络。
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3.1 监测和风险分析
公司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健全风险防控措施。职能
部门、各车间、岗位加强日常检查,当出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时,要
立即报告主管部门。
3.2 预警
3.2.1 预警分级
对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
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预警分为两级,即车间和公司。
3.2.2 预警信息发布
安全环保部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总指挥提出预警信息
发布建议,同时通报全厂。办公室应通过电话等渠道或方式向周边发布预警信息,
并通报可能影响到的相关区域。
3.2.3 预警行动
(1)分析研判。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及时对预警信
息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2)防范处置。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在涉险区域设置注
意事项提示或事件危害警告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宣传频次,告知公众避险和
减轻危害的常识、需采取的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
(3)应急准备。提前疏散、转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责
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
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并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4)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事态最新情况, 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
加强相关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3.2.4 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发布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的部门,应当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