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
技术细则
(讨论稿)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二〇〇二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总 则 2
(一)规划任务与思路 2
(二)规划重点 5
(三)规划原则 6
(四)工作要求 8
(五)基本规定 11
一、黄河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13
(一)黄河流域 13
(二)西北诸河 15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8
(一)基本要求 18
(二)降水 20
(三)蒸发能力、干旱指数及陆地蒸发 22
(四)河流泥沙 24
(五)地表水资源量 25
(六)地下水资源量 31
(七)地表水水质 42
(八)地下水水质 47
(九)水资源总量 53
(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54
(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8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60
(一)基本要求 60
(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61
(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64
(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65
(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66
(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67
(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8
(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9
(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71
(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72
(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74
(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75
(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76
(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77
四、需水预测 78
(一)基本要求 78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84
(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87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91
(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92
(六)需水预测汇总 92
(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93
五、节约用水 94
(一)基本要求 94
(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95
(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98
(四)节水潜力分析 99
(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100
(六)节水方案拟订 103
六、水资源保护 106
(一)基本要求 106
(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107
(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110
(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11
(五)纳污能力计算 112
(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13
(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15
(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116
(九)地下水保护 118
(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9
七、供水预测 121
(一)基本要求 121
(二)地表水供水 122
(三)地下水供水 125
(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127
(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129
八、水资源配置 133
(一)基本要求 133
(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135
(三)方案生成 136
(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37
(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40
(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142
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46
(一)基本要求 146
(二)总体布局 146
(三)工程实施方案 148
(四)非工程措施 151
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53
(一)基本要求 153
(二)评价内容 153
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156
(一)问题的提出 156
(二)对年径流系列的要求 157
(三)实测径流的还原计算 157
(四)天然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分析 160
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65
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67
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173
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175
附录Ⅷ-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179
附录Ⅷ-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181
附录Ⅷ-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183
增附录Ⅱ-6 灌区还原水量计算方法 185
图表目录
图1-1 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2
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7
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105
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33
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44
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80
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81
附件1 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
附件2 黄河流域(片)水资源分区
附件3 黄河流域(片)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前 言
《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和《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编制的,用于指导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
本《细则》包括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主要内容,并针对黄河流域(片)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