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心作文小学3年级课件(绿色版)第十五课 水上漂针.ppt

发布:2018-07-05约2.7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上漂针 第 十五 课 1 水上漂针 思考 2 3 老师是怎么演示的? 围观的同学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 老师说出实验原理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呢? 4 脸盆、纸巾、针、清水。 实验准备 1. 往脸盆里装水,水宜装至七八分满。 2. 把纸巾放在水面上。 3. 把针平放在纸巾上。 4. 静候一些时间,注意观察脸盆里面的动静。 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 针能浮在水面上,靠的是水的表面张力,它可以让原本应该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这个实验好玩吗,有趣吗?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这个神奇的实验——水上漂针这么快做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实验的现象、结果,然后写一篇作文。 我的同学的反应: 争先恐后地举手、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后排的同学都站直了身子张望、嘴巴不由得张成了O形、蹑手蹑脚地把针轻轻地放下去…… 你的同学有什么反应呢?都跟上述的反应一样吗?把它记录下来吧! 我对同桌说: 1. 不知道老师想要做什么实验呢。(对实验内容的猜想。) 2. 我猜针会沉下去。(对实验现象的猜想。) 3. 快看!针沉下去了!好神奇!(观看实验现象后所生发的惊叹。) 4. 哈哈,丽云笨手笨脚的,逗死我了。(观察同学做实验后的感受。)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和同学之间有过哪些交流呢?马上来写一写吧! 写好过程没难度 实验作文的核心是要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观察不细致,体验不深刻,思考不充分,实验的过程就写不具体。要把实验的过程写具体,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有几个办法可以帮助大家。 1. 实验分阶段。实验的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最好能够每个阶段用一个自然段来叙述。记叙实验活动时,可以把实验过程分成“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进行”“实验的结果”三个部分,这样写来,文章就会清晰有序且层次分明。 2. 突出写作重点。将实验的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后,我们就要选取最重要的阶段进行详细描写,而对于实验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就是“进行实验”时的经过。进行实验时,有什么步骤,有什么现象,都要细致观察并写下来。 【“实验前”和“实验后”在整个事件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实验进行中”才是整个事件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最能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有详有略,才能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 3.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想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实验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正面描写就是使用丰富的动词具体形象地描述实验中的现象,把其中的动态、发展写出来;而侧面描写就是展示同学们看到实验现象后的神情、动作等,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实验的趣味。但要注意,采取侧面描写时着墨不宜太多,否则就混淆主次了。 下面的片段写得好吗?大家来当当小评委,说出你的看法吧。 开始实验了,老师把绣花针放在纸巾上,然后,再把纸巾和针放进清水里。后来,纸巾慢慢地沉下去了,但是针却渐渐地浮起来。大家惊叹不已,教室里怀疑的声音纷纷响起。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 开始实验了,老师把绣花针放在纸巾上,然后,再把纸巾和针放进清水里。纸巾原来是白色的,放进水里之后就变成透明的了,好像变色龙一样。纸巾的一角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另一角也沉下去了。针渐渐地浮起来了,大家惊叹不已。教室里怀疑的声音纷纷响起,有的说是水有问题,有的说是纸巾有问题,还有的说是针有问题…… 修改后的片段把老师是怎么把实验一步步做出来的过程写清楚了,并且对纸巾和针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连同学们的惊叹和怀疑也明白地写了出来,整个实验过程非常详细。作者对实验的过程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让文段的视角更为丰富、立体。 小结 针可以漂在水上,你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吧!(《针漂起来啦》) ——采用疑问句作为文章的开头,一开始便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科学实验书,其中的第一篇文章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小实验:针浮在水上》。(《针浮在水上》) ——作者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交代了做实验的原委。 张力好神奇啊!一起做实验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得到了一根会仰泳的针呢?(《会仰泳的针》) ——采用了感叹句和问句做结尾,句式运用灵活自如。 描写实验过程的好词 描写执行者:小心翼翼 屏住呼吸 微微颤抖 描写旁观者:议论纷纷 指手画脚 诧异不已 描写解说者:不慌不忙 娓娓道来 循循善诱 描写实验步骤: 开始做实验了,我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轻轻地把一张纸巾放到水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针放在纸巾上,再细心观察脸盆里的动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