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477-2019 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30B44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477—2019代替DB36/T477-2005
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tensefarmofcommercialmeatgoose
2019-11-05发布2020-05-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477-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引种 2
5鹅场鹅舍建设 2
6饲养管理 2
7肉鹅的卫生与防疫 4
8检疫、出栏、运输 4
9鹅场废弃物处理 4
10日常记录和兽药防疫使用原则 4
DB36/T477—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477-2005《肉鹅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与DB36/T477-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雏鹅”、“育成鹅”和“废弃物”等术语和定义;——将“饲养环境”改为“鹅场和鹅舍”;
——在饲养管理中,饮水管理中增加饮水器消毒内容,温度管理中由每周降温4℃改为每周降温3℃,通风和光照管理中增加硫化氢气体浓度指标,对密度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删除了“鹅的营养需要”;
——把“疾病防治”改为“肉鹅卫生与防疫”,并细化了消毒和防疫程序;
——删除了“牧草品种”,“种植模式”。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省兴国灰鹅原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艳平、霍俊宏、刘林秀、谢金防、施韬,陈受金、康昭风、韦启鹏、汪章章。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477-2005。
DB36/T477—2019
1
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中引种、鹅场鹅舍建设、饲养管理、肉鹅的卫生与防疫、检疫出栏运输、鹅场废弃物处理、日常记录和兽药防疫使用原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肉鹅规模养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266无公害食品鹅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文件。3.1
雏鹅statinggeese1日龄~28日龄的鹅。
3.2
育成鹅finishinggeese29日龄~75日龄的鹅。
3.3
净道unpollutedroad
供鹅群周转、人员进出、饲料和垫料运送的专用道路3.4
DB36/T477—2019
2
污道pollutedroad
供鹅场粪便、其他废弃物及淘汰鹅出场的道路。3.5
废弃物goosefarmwaste
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包括垫料、鹅粪(尿)、死鹅等。
4引种
雏鹅应来自有种鹅生产经营许可证,或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专业孵化场提供的健康雏鹅。同一栋鹅舍饲养群体或全场的所有鹅只在同一段时期内应来源于同一种鹅场。
5鹅场鹅舍建设
5.1鹅场选址
鹅场离交通干线或主干道2Km以上,由干线修建通向鹅场的专用公路,地势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有充足和卫生的水源,土质要求透水性能好、抗压性强。鹅场周围3km内无污染源,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的要求,鹅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5.2鹅舍建设
5.2.1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
应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场内人员、动物和物品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净道和污道不交叉。畜禽场环境按照NY/T388进行。
5.2.2建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
建立隔离及粪污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肉鹅饲养场的消毒和病害肉尸的无害化处理按照GB/T16569和GB/T36195进行。
5.2.3运动场和戏水池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