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府会计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pdf
十呻寸影响
新的财会制度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深刻改变,为更好地推动会计改革在高校中有落实,提高高校的财务管
理水平,加强办学资金的利用率,本文围绕高校政府会计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展开详细研究与论述。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发展经济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上的变化,为社会中各行业和层次的人员提供财政引导,
促进国内各机构和企业能与国家共同进行经济改革,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工作的落实,
党在十九大会议中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财政制度的建议,国家财务部以此为基础,逐步落实财政
改革的各项工作。而财政改革的核心举措,就是对国内现行财务制度进行改革,以制度为准绳,要求各行业主动配合,
在逐步适应新的财务政策和制度的过程中,对自身财务工作及管理工作进行同步变革,以此完成各行业、企业和机构的
转型,进而推动社会实现整体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的背景环境下,国内政府机构逐渐完成身份变革,从历史主导型政府角色转变为服
务型政府角色,传统财政制度应用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标准,已经难以反映出完成转型后政府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政制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在政府职能转型及传统财务制度暴露出多项问题的双重背景环境下,国家财政部根据国家
发展目标、社会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对国家现行财务制度进行改革,使其能与完成职能变化的政府工作进行
高度适配,帮助政府财政单位提高地区财政管理率,通过优化财政工作末端工作质量,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国家财务
状况,提高政府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和管控水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在政府推动财务改革的过程中,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工作环境也发生重大变革,深入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
影响,对其优化、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的财务工作率都具有重要意义,能有促进高校稳定发展。
二、政府会计改革前的高校财务状况
(-)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项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高校的教育中,很多高校领导在办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教育
质量的提升,虽然内部有现行的财务制度,但涵盖内容并不全面。同时,很多领导未能结合高校的实际发展构建完善的
财务管理体系,未能根据国家财务政策的变化进行财务准则的修订,财务部门长久以来职责分离,或定期轮岗,财务人
员职责划分模糊,可能导致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科目的核算不规范,进而降低高校的资金利用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
引发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权责不明晰
高校的建立目标是为给社会培育更多人才,与常规企业相比表现出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财务制度上也存在特
殊性。通常情况下,高校都会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财务核算方式,导致高校在学期的不同阶段收支出现严重倾斜,财务人
员权责不明晰。另外,高校内普遍存在财务机制成熟度低的问题,很多财务制度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已不能适应高校最
新的财务管理需求,很多财务人员难以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
(三)财务报告信息存在缺失
在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高校普遍采用单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以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财会核算,此种财务
运行方式虽然能全面体现出高校财务情况的准确结果,但是财务报表涵盖的内容存在一定缺失,难以清晰地体现出目前
高校资金的分配情况,也未能全面表现出高校目前的资产及负债情况。政府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改
为权责发生制度,新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准确表示出资金的流动情况、账面余额、自己的运作流程,还能在季度、
年度结束时出具准确的财务报表,让财务人员和高校领导更加清晰了解高校准确的财务状况。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为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会计制度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然
趋势,通过会计制度改革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好的财政支持,对国家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意义。会计制度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政府会计准则、修订完善政府预算会计体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
政体制改革等。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财政部结合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推出了多项准则,从本质上改变了行政事业单
位等一直沿用的传统会计制度,提出“3+5”会计要素,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即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