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非政府组织(NGO)与国际旅游岛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南非政府组织(NGO)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摘 要: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非政府组织在各个环节都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其中海南旅游协会作为海南省非政府组织的领头羊,在旅游业治理、旅游咨询、旅游宣传、主题活动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折射出与政府合作机制不健全、自身管理不到位、人才缺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以及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海南;NGO;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0年1月,中央政府作出了把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决定,这也意味着海南旅游业将与国际全面接轨。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仅为海南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提升海南旅游形象、提高海南政府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非政府组织(NGO)将是一支重要力量,它在行业规范、协调、自律、促销、咨询、调研和培训等方面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兴建中的现状、问题及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海南旅游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运作
(一)海南旅游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海南省旅游协会是海南省旅游业成立最早的旅游业非政府组织。它在1989年成立之初,便充当着政府部门属下事业单位的角色,虽然履行着政府职能,但却因为自身身份的模糊性,很难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对接;于是在2001年,海南省开始改编事业单位,一度恢复了省旅游局(处级)的编制,海南省旅游协会也随之进行了行业协会改革,由财政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按照70%的比率递减拨款;到了2004年,海南省旅游协会成为保有少量事业编制、无财政拨款、经费自筹的行业协会,它的社会组织属性进一步显现出来;2008年至2009年,海南省旅游协会发展成为下设旅游景区分会、旅游饭店分会、旅游温泉分会、商务旅游分会、旅游教育分会等涵盖旅游业六大子行业的行业协会。
(二)海南旅游业非政府组织的现状
虽然在经历了多次改革后,海南省旅游协会的社会组织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成为了不依赖财政拨款、经费完全自筹的非政府组织,然而,如今协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其一是缺“身份”,除了自身运转,协会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省旅游委的指示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政府部门助手的角色;其二是缺“人才”,在聘用的工作人员当中,具有相关非政府组织专业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正因为不懂得社会组织的运作方法,因此员工经常出现不按照协会章程办事的现象;其三是缺“经费”,在行业协会改革后,协会开始自筹经费维持日常及活动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协会开始自力更生,通过建设旅游网站、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外包政府部门的业务等方法去获取经费,但是由于机构庞大、缺少政府部门支持等原因,协会的经费依然紧张。
(三)海南旅游业非政府组织的运作
海南省旅游协会共设有名誉会长4名,会长1名,副会长16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合同制聘用人员14人,其中秘书长是协会的实际执行者。协会的各项事宜由秘书长进行统一运作,包括制定协会规章制度、制定协会发展规划、与政府部门合作、举办活动等。随着不断的改革,海南省旅游协会开始对岗内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并且实行绩效考核,将工作量与工作成效与工资挂钩。并且在日常管理上,协会十分注重加强员工的自我严格管理制度,每天上下班必须打卡,必须遵循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同时实行淘汰制,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能独立承担协会各项工作的能力,争取做到“会写、会说、会想、会策划”。
二、海南旅游业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一)加强行业自律
海南省旅游协会在维护海南旅游行业秩序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海南旅游市场的火爆,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一些宰客、导游胡编乱导等不良现象开始显现出来,给海南的旅游形象带来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海南旅游协会进一步约束下属六个子分会的行业秩序,结合各行业所暴露的问题,大力推出“放心卡”主题行动,通过向社会公开投诉、咨询的方式,将餐饮、旅游景点的价格完全透明化等措施,努力做到让游客“放心来、顺心游、满意归”。可以看到,海南省旅游协会对于旅游业秩序的自律功能甚至一度超过了政府的“他律”,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为政府部门减轻了行政压力。
(二)促进旅游市场发展
海南省旅游协会为了打造海南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其中,协会结合海南得天独厚的浪漫旅游资源和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婚庆旅游市场,在海南省旅游委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海南岛十全十美婚庆产业联盟,并逐步通过“婚庆主题旅游产品突破——打造海南婚庆旅游产业——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婚庆旅游经济”的路径,树立“浪漫岛”、“蜜月岛”、“婚庆岛”、“幸福岛”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形象。这不仅提升了海南具有海岛特色的婚庆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市场的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