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现代文学史-(十七).ppt

发布:2018-03-12约1.2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12]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九三五年十月 选自《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初版 必读书目 殷 夫:《血字》、《别了,哥哥》 蒲 风:《我迎着风狂和雨暴》、《茫茫夜》 艾 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太阳》、《向太阳》 《火把》 臧克家:《老马》、《难民》、《星星》 田 间:《给战斗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戴望舒:《雨巷》、《夜行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 习 题 1 怎样评价艾青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2 简析臧克家诗歌的艺术风格。 3 试论戴望舒诗风的变化。 艾青 臧克家 戴望舒 第十七讲 三十年代诗歌的多样选择 ——教材第21章 一、 三十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二、 左翼革命诗歌 三、 艾青等现实主义诗歌 四、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一 、 三十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左翼革命诗歌 现实主义诗歌 现代主义诗歌 二 、左翼革命诗歌 (一)殷 夫 1. 殷夫( 1910——1931 ),原名徐伯庭 ,浙江象山人。诗人,革命家,“左翼五烈士”之一。 2. 红色鼓动诗 A 在血与火的阶级交战中,塑造无产阶级伟大形象 B 浪漫主义色彩: 直抒胸臆,情绪激越,节奏急促——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形象 [例1] 《血字》 (节选) “五卅”哟! 立起来,在南京路走! 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 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 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一九二九,四,二三 《别了,哥哥》 (节选)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一九二九,四,十二 均选自《殷夫诗文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五四年八月第一版 (二)中国诗歌会诗人 1.中国诗歌会:1932年成立,“左联”领导下的革命诗歌社团,主要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刊物《新诗歌》。创作纲领:“捉住现实”,“大众歌调”。 B 大众化的风格 C 抽象的呐喊和战叫 2. 蒲风(1911—1942),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中国诗歌会代表诗人。 A “农村前奏曲”:《茫茫夜》 B “国防诗歌”:《我迎着风狂和雨暴》 A 现实题材的开掘:抗日救亡,农村的阶级对立 三、艾青等现实主义诗歌 (一) 艾青 1 .画家 · 诗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小时寄养在一个贫苦农妇家。1929年留学法国,专攻绘画。1932年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