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电厂环保管理制度.doc

发布:2016-12-09约1.6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范围1.1? ?本制度提出了废水排放、废水集中排放口、废水监测以及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制度适用于。 2引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3? ?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2.4?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2.5? ?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2.6?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 599-200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3定义 3.1? ?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3.2? ?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3.3? ? 污染物:指能导致水污染的物质。 3.4? ? 有毒污染物:指直接或者间接被生物摄入体内后,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3.5? ? 油类:指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 4? ?职责 4.1? ?热电厂安环科部门职责 4.1.1 组织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4.1.2?组织制订、修订水污染控制管理制度。 4.1.3?对水污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2? ?企业职责 遵守国家法规、标准和公司的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水污染控制工作 5管理内容 5.1废水类别 5.1.1? ? 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 5.1.1.1? ? 含碱废水(PH、浮物、COD等); 5.1.1.2? ??废水(悬浮物、油类PH);5.1.2生活污水及主要污染物: 主要有生产现场办公楼、澡堂等生活排水(悬浮物、油类、COD、BOD、PH、氨氮等)。 5.1.3? ?施工排水(PH、悬浮物等)。 5.2? ?废水排放管理 5.2.1? ? 工业废水排放管理 5.2.1.1? ?积极谋求废水资源化途径,力争废水再生回用最大化,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5.2.1.2? ? 优先采用耗水量小,回用率高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5.2.1.3? ? 逐步实现废水清污分流,各类废水根据其性质使用专用管网(容器)收集、贮存后处理排放。 5.2.1.4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后达标排放,禁止直接外排。 5.2.1.5必须制定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按规程操作,确保达标排放。 5.2.1.6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2.1.7? ?废水排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按《环保设施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5.2.2生活污水排放管理 生产现场的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外排。 5.2.3施工排水的管理 5.2.3.1施工水排放前需经环保部门同意,并指定排放点。 5.2.3.2排放前应进行预沉淀处理。 5.3废水集中排放口管理 5.3.1各类废水按排污流程沿规定的排水管网汇集排放。 5.3.2各类排水沟渠、管道要定期清理维护,保证畅通。 5.3.3废水集中排放口应逐步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5.3.4按排污口标志规范化要求,废水集中排放口安装符合地方环保部门要求的标志牌,并做好日常维护。 5.4废水污染物的监测 5.4.1? ? 负责废水排放、废水处理设施净化率(性能)、突发性事故等的监测。 5.4.2? ? 对废水排放情况及其周围可影响地区水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5.4.3? ? 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要限期进行整改,安全环保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7 ? 异常情况处理 5..1? ? 因突发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水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5..2? ? 因生产组织和水污染防治设施故障需要排放废水的,应提前向生产运行部门、安全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实施。 2007年月日批准:审核:编制:安环科二〇〇七年三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