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7300字.doc

发布:2025-03-06约1.22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II

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近年山西玉米生产主推品种瑞普909和强盛388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里相同的栽种盒分别进行播种,分析了这两种品种玉米在不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效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幼苗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由结果可以得出,温度变化对于玉米的出芽至关重要,寒冷条件下玉米生长很困难。随着玉米受到低温环境的增加,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幼苗的生长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低温条件使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幼苗长度、牙鞘长度等都受到抑制;使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各种酶活性都减小,并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大。根据结果分析研究表明瑞普909的抗寒性大于强盛388,选择适宜的播种条件和玉米品种在玉米生产种植中非常重要。

关键词:温度;玉米;萌发;生理生化指标

目录

TOC\o1-3\h\z\u1绪论.………………………..1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1.1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1

1.1.2温度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2

2材料与方法…………………..3

2.1试验材料 3

2.2试验方法 3

2.3测定种子萌发各指标 3

2.4测定幼苗各生理生化指标 3

2.4.1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 3

2.4.2测定叶片脯氨酸含量 3

2.4.3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 3

2.4.4测定叶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 4

2.4.5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 4

2.5数据分析 4

3结果与分析……………………5

3.1不同温度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5

3.2不同温度下玉米种子的芽鞘长度 5

3.3不同温度下玉米的幼苗长度 6

3.4不同温度下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7

3.5不同温度下玉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 8

3.6不同温度下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9

3.7不同温度下玉米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10

3.8不同温度下玉米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1

4结论与讨论…………………13

参考文献……………………...….15

PAGE2

1绪论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适宜的水分对于种子发芽至关重要,吸水不足影响种子的呼吸和新陈代谢,会导致发芽效果不良好;如果湿度太大,使氧气减少,会产生根芽腐烂等现象。合适的温度对种子发芽非常重要,种子发芽过程需要细胞内进行很多生化反应,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酶催化反应须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会使酶丢失活性。温度太低会减小酶的活性,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种子无法正常发芽。温度作为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影响酶含量进而影响发芽效果。目前,国内外有关温度对玉米萌芽生长的研究广泛。谢皓REF_Re\r\h[1]等研究认为,在温度为24℃~31℃,玉米种子萌发率较高,在低于24℃时,玉米种子萌发率降低。陈民生REF_Re\r\h[2]研究得出,温度降低时,各发芽指标都明显减小。温度低于20℃以下抑制种子萌发,温度低于10℃几乎不发芽。徐文强REF_Re\r\h[3]等认为,寒冷环境抑制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温度低于15℃以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明显减小。温度低于10℃以下,种子发芽势为零,种子无法正常萌发。前人研究显示,在25℃~30℃,玉米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小于5℃玉米种子不会萌发,小于17.5℃表现种子发芽情况的各项数值明显减小REF_Re\r\h[4]。

1.1.2温度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种子萌发完成后,幼苗生长过程中,由于体内发生各种各样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所以各生理生化指标成为幼苗生长过程中发育情况的参考。徐田军REF_Re\r\h[5]等通过研究显示随着低温环境的增加,光合作用、酶含量等指标也减小。POD、CAT等的功能是消除细胞中的不利物质,可保障细胞不受伤害。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单一影响因素出发,研究认为玉米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对其抗逆性有所影响REF_R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