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设计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火 电 厂实 景;火电厂全景;世界FGD技术构成;;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典型工艺;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1);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1);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2);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2);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3);三个控制回路控制运行:
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出口温度调节
向循环流化床吸收塔中喷入的水量根据吸收塔出口的温度进行调节。
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差压调节
循环流化床吸收塔、除尘器和固体物料输送设备组成了固体物料的循环系统。为维持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内稳定的流动模式,吸收塔内的固体物料应保持衡定不变。其度量参数是循环流化床吸收塔进、出口的差压,它与吸收塔的固体流量成正比。
净烟气SO2 浓度的调节
通过控制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的新鲜消石灰流量对净烟气的SO2 浓度进行调节。;干法/半干法脱硫工??(3);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4);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4);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5);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5);;湿法脱硫工艺(1);湿法脱硫工艺(1);湿法脱硫工艺(1);湿法脱硫工艺(2);湿法脱硫工艺(2);湿法脱硫工艺(2);湿法脱硫工艺(2);湿法脱硫工艺(2);湿法脱硫工艺(3);湿法脱硫工艺(3);湿法脱硫工艺(4);主要脱硫工艺的性价比;石灰石制备系统:
由石灰石粉料仓、石灰石磨机及测量站构成
吸收塔:
由洗涤循环系统除雾器和氧化工序组成
烟气再热系统(可选)
脱硫风机
石膏脱水装置:
由水力旋流分离器、真空皮带过滤机和储存系统组成;吸收剂设计技术参数;序 号;石膏品质设计技术参数
; 设置的氧化空气空压机 (1用1备)安装在风机房内,用以向吸收塔浆池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便于石膏的形成(即从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钙) ;石灰石制备系统设计;吸收氧化系统;填料塔
填料塔由日本三菱重工开发,采用塑料隔栅作填料,相对延长了气液两相的接触时间,从而保证较高的脱硫率。隔栅填料塔为顺流或逆流,顺流时的空塔气速约4~5米/秒,与逆流塔相比结构紧凑。压降因隔栅填充高度而异。;折流板除雾器
折流板除雾器是利用液滴与某种固体表面相撞击而将液滴凝聚并捕集的,气体通过曲折的挡板,流线多次偏转,液滴则由于惯性而撞击挡板被捕集下来。通常,折流板除雾器中两板之间的距离为20~30mm,对于垂直安置,气体平均流速为2~3m/s;对于水平放置,气体流速一般为6~10m/s。气体流速过高会引起二次夹带。;喷射鼓泡塔
是千代田公司研制的,又称CT-121。烟气通过喷射分配器以一定的压力进入吸收液,形成一定高度的喷射气泡层,可省去再循环泵和喷淋装置。净化后的烟气经上升管进入混合室,除雾后排放。特点:可在低pH下运行,一般为3.5~4.5,生成的石膏晶体颗粒大,易于脱水;脱硫率的高低与系统的压降有关,可通过增大喷射管的浸没深度来提高压降,提高脱硫率。;氧化槽
氧化槽的功能是接收和储存石灰石,溶解石灰石,鼓风氧化CaSO3,结晶生成石膏。早期的湿法脱硫几乎都是在脱硫塔外另设氧化塔,由脱硫塔排出的浆液再被引入专门的压力氧化槽中,并添加硫酸,在pH为3~4的条件下鼓风氧化。这种工艺易发生结垢和阻塞问题。随着工艺的发展,将氧化系统组合在塔底的浆池内,利用大容积浆液完成石膏的结晶过程,就地氧化。循环的石灰石在氧化槽内设计停留时间一般为4~8min,与石灰石的反应性能有关。;烟气再热系统;烟气再热器型式的选择(一)
目前大量在FGD系统中使用的烟气再热器有二种:回转式GGH和管式WMH(水媒体加热器)。这两种烟气再热器各有优缺点。
漏风
管式加热器是通过焊接进行密封的,没有漏风;回转式则漏风。一般在不采用低泄漏装置的GGH中,漏风量在1.5%~3%,而采用低泄漏密封装置后,漏风量在0.5%左右,目前国内外FG D系统一般要求在1%左右。
漏风的产生,要求脱硫塔的脱硫效率相应提高,以保证整个FGD系统的脱硫效率满足要求。
回转式烟气加热器的漏风是绝对的,但管式加热器的不漏却是相对有时段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焊缝的裂缝和冷端的腐蚀,也会产生漏风,而且一旦漏风发生,很难消除,只能堵管或换管。
占地和重量
对小型机组来讲,二者差不多,但对大型机组而言,回转式烟气加热器比管式烟气加热器重量要小很多,占地也小,这样,对于加热器的基础和支撑结构,也有较大差别。通常,管式加热器分为二部分,加热部分和放热部分,媒体走管侧,烟气走壳侧,由于烟气流速和加热器阻力的限制,一般体积较为庞大。加热部分和放热部分都较大,占地约为回转式的2倍以上。;烟气再热器型式的选择(二)
阻力
通常,管式换热气的阻力大于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