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机的电力拖动课件-直流电机换向.ppt

发布:2017-08-15约3.8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直流电机 1.6.1 换向概述 1.6 直流电机的换向 为了分析方便假定换向片的宽度等于电刷的宽度。 直流电机的某一个元件经过电刷,从一条支路换到另一条支路时,元件里的电流方向改变,即换向。 电枢移到电刷与换向片2接触时,元件1的被短路,电流被分流。 电刷与换向片1接触时,元件1 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大小为 。 电刷仅与换向片2接触时,元件1 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大小为 元件1 1 2 换向问题很复杂,换向不良会在电刷与换向片之间产生火花。当火花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损坏电刷和换向器表面,使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产生火花的原因很多,除了电磁原因外,还有机械的原因。此外换向过程还伴随着电化学和电热学等现象。 元件从开始换向到换向终了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换向周期。换向周期通常只有千分之几秒。直流电机在运行中,电枢绕组每个元件在经过电刷时都要经历换向过程。 1.6.2 换向的电磁理论 换向元件中的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 和互感电动势 :换向元件(线圈)在换向过程中电流改变而产生的。 旋转电动势 :在几何中性线处,由于电枢反应在存在,电枢反应磁密不为零,在换向元件中感应切割电动势。 换向元件中的合成电动势为: 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和旋转电动势总是阻碍换向的。 换向元件中的电流: 设两相邻的换向片与电刷的接触电阻分别是 和 ,元件自身的电阻忽略不计,元件在换向时的回路方程: 忽略元件电阻和元件与换向片间的连线电阻,则可推导出换向元件中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 换向电流; —— 附加电流; 一、直线换向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线性变化。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不 是线性变化,出现电流延迟现象。 二、延迟换向 当 时换向元件电流随时间再是线性变化,出现电流超前现象。 三、超越换向 直线换向 延迟换向 超越换向 1.6.3 改善换向的方法 除了直线换向外,延迟和超越换向时的合成电动势不为零,换向元件中产生附加换向电流,附加换向电流足够大时会在电刷下产生火花。还有机械和化学方面的因素也能引起换向不良产生火花。 改善换向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选择合适的电刷,增加换向片与电刷之间的接触电阻 2、装设换向极 位于几何中性线处装换向磁极。换向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在换向元件处产生换向磁动势抵消电枢反应磁动势 3、大型直流电机在主磁极极靴内安装补偿绕组 补偿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产生的磁动势抵消电枢反应磁动势 1.7.1 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1.7 直流发电机 供给励磁绕组电流的方式称为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和自励两大类,自励方式又分并励、串励和复励三种方式。 1、他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由其它直流电源单独供给。 他励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电流和负载电流相同,即: 2、并励: 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且满足 3、串励: 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满足 4、复励: 并励和串励两种励磁方式的结合。电机有两个励磁绕组,一个与电枢绕组串联,一个与电枢绕组并联。 1.7.2 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如图规定各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一.电动势平衡方程 从方程式可见,直流发电机满足 二. 转矩平衡方程 发电机轴上有三个转矩:原动机输入给的驱动转矩 、电磁转矩 和机械摩擦等引起的空载转矩 。转矩平衡方程为: 直流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三、励磁特性公式 四.功率平衡方程 原动机输入给发电机的机械功率 电磁功率 机械摩擦损耗 、铁损耗 、附加损耗 空载损耗 包括: 电磁功率一方面代表电动势为 的电源输出电流 时发出的电功率,一方面又代表转子旋转时克服电磁转矩所消耗的机械功率。 电枢回路电阻及电刷与换向器表面接触电阻上的铜损耗 输出的电功率 自励发电机中还应减去励磁绕组损耗 1.7.3 他励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一、空载特性 定义:当 、 时, 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是非线性的的,上升与下降的过程是不相同的。实际中通常取平均特性曲线作为空载特性曲线。 空载时 空载特性曲线上升分支 空载特性曲线下降分支 平均空载特性曲线 空载特性实质上就是 。所以空载特性曲线的形状与空载磁化特性曲线相同。 二、外特性 定义:当 、 时, 由曲线可见,负载电流增大时,端电压有所下降。 他励 并励 根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