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docx

发布:2025-03-10约1.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2020年10月1日

B.2021年4月15日

C.2022年1月1日

D.2023年5月1日

答案:B

解析:《生物安全法》于2021年4月15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安全法》规定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范围?

A.病原微生物

B.实验动物

C.农业转基因生物

D.核能利用

答案:D

解析:《生物安全法》主要针对生物领域的安全风险,核能利用属于核安全范畴,不在其规定范围内。

二、填空题

1.《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生物安全________制度,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和应对。

答案:风险防控

解析:国家通过建立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制度,系统性地管理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

2.违反《生物安全法》规定,导致生物安全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____责任。

答案: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解析:根据《生物安全法》,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生物安全事故的,需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判断题

1.《生物安全法》适用于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科研活动。()

答案:√

解析:《生物安全法》确实适用于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科研活动,以确保科研活动的安全性。

2.个人无权向有关部门举报生物安全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根据《生物安全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生物安全违法行为,保障公众参与监督的权利。

四、解答题

1.简述《生物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意义。

答案:

立法目的:

1.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通过防控生物安全风险,保护人民免受生物威胁。

2.维护国家安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有助于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3.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规范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防止滥用和误用。

4.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意义:

1.完善法律体系:填补了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法律空白。

2.提升防控能力:通过法律手段提升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3.促进国际合作:为国际生物安全合作提供法律基础。

4.增强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解析:

《生物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意义涵盖了多个方面,从保障人民健康到维护国家安全,再到促进科技和环境保护,体现了全面性和系统性。

2.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违反《生物安全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答案:

案例:2019年,某科研机构未经批准进行高风险病原微生物实验,导致实验室泄露,造成局部疫情爆发。

严重后果:

1.公共卫生危机:病原微生物泄露可能导致疫情蔓延,威胁公众健康。

2.经济损失:疫情控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社会恐慌:事件曝光后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4.国际影响:可能引发国际关注和质疑,影响国家形象和声誉。

解析:

违反《生物安全法》不仅会对公共卫生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后果极为严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