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DP 1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 C + I + G + NX ≡ Y (GDP) ≡ Yd + TA – TR ≡ C + S + TA – TR ? 恒等的含义是永远相等,对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计算,应该全等 从支出法来源的角度看: C + I + G + NX ≡ Y (GDP) 从收入法去向的角度看: Y (GDP) ≡ Yd + TA – TR ≡ C + S + TA – TR ? 国民收入核算是事后分析,相当于定义方程式 2 、计算GDP 的不同方法 ? 支出法GDP = 本国最终产品总支出之和 ? 收入法GDP = 参与本国生产的要素收入之和 ? 生产法GDP = 生产各环节的增殖总和 3 、GDP 的各种各样的名称 ? —— Y (总产量),GDP, GNP,AS( 总供给),总收入,国民收入 ? 在后面几章的均衡分析中可以混用的,并且内涵相同的六个概念在均衡的分析中,对这六个概念是求同思维 ? 只有在核算部分对这六个概念是求异思维。 GNP = GDP = AS (总供给)= Y( 总产量) ?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包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成千上万种商品——既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的总供给量,也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的总产量 Y (总产量)= 总收入= 国民收入 ? 总产量在销售掉之后转化为,为总产量作出贡献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即总收入。为生产出这些产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贡献了自己的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土地,总产量在出售后转化为两者的收入,总收入有时又被称为国民收入。 用收入法核算GDP 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1)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 (2)利息收入: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 (3)租金收入:出租固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 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 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分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 4、企业间接税 为什么计入? 5、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 为什么计入? 6、折旧(depreciation) 为什么计入 我富了,所以国家富了;我穷,国家也穷! 为什么计入 4、间接税; (1)含义;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体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而非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本来税收是体现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的)。 (2)为何计入GDP:是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体现为市场价值。 5、企业转移支付 (1)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 (2)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6、折旧 (1)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2)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 GDP与GNP的关系 GNP:以国籍为原则计算的市场价值,包括处于本国的本国人和处于外国的本国人。 GDP:以国土为原则计算的市场价值,包括处于本国的本国人和处于本国的外国人。 GDP=GNP-NFP,NFP(net factor payments from abroad):本国人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外国人在本国创造的价值 §2、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指标 GDP如同一个洋葱头 一、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构成:NDP=C+In+G+(X-M) (三)与GDP的牵手:NDP=GDP-折旧,因为:In=Ig-折旧 二、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 (二)构成: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三)与GDP牵手: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1、减间接税:间接税是消费者替企业交税,虽然属于市场价值而计入GDP,但不属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计入NI 2、减去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的接受者(企业捐款接受者和赖帐者)未提供劳务,所以它不属于要素收入。 从国家到个人、从大家到小家的过程 第二节 三、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二)与NI的牵手: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缴纳+政府与企业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股息 1、减公司利润:公司利润不可能完全成为个人收入。 2、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交纳给政府,未到达个人手中。 3、加转移支付:补助金、退休金、抚恤金等实实在在是个人收入;企业转移支付也是个人收入。 4、加利息调整: (1)消费者个人之间借贷关系产生的利息:由于甲的利息收入是乙的利息支出,二者互相抵消,不计入GDP;但它是债权人的个人收入,所以要计入。 (2)政府支付给居民的公债利息,构成个人收入。 5、加股息:是个人收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