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理论和 政策.doc

发布:2017-08-26约7.0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选 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早期 2.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 ) A.又称二栏税则 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 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 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3.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 ) A.技术转让外部化 B.内部市场垄断而对外加强竞争 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对外统一贸易壁垒 D.交易市场外部化 4.买方信贷是指( ) 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5.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 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7.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产品协议,对于需要关税化的农产品,其最低市场准入量应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 ) A.10%——20% B.3%——5% C.5%——10% D.1%——3% 8.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9.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1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 ) A.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B.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C.出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D.进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1.在分析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时,内部化理论强调( ) A.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B.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C.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 D.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12.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 )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13.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D.小于零 14.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 B.促进制成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C.建立多种商品的缓冲存货 D.扩大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15.国际租赁业务中,中期租赁的期限一般为( ) A.1——5年 B.1——3年 C.5——10年 D.3——5年 16.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 ) A.1999年4月15日 B.1999年11月15日 C.2000年2月1日 D.2000年5月1日 17.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 A.进口替代型组合 B.出口导向型组合 C.自由贸易型组合 D.混合型组合 18.“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称为( ) A.过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19.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 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 C.超额退还间接税 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20.《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 A.普惠税 B.差价税 C.最惠国税 D.特惠税 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2.( )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流动。 A.产业内贸易 B.公司内贸易 C.中间产品贸易 D对外直接投资 3.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 A.进口替代型组合 B.出口导向型组合 C自由贸易型组合 D.混合型组合 4.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 C.保护贸易 D.协调管理贸易 .进口税主要分为普通税和( ) A.最惠国税 B.优惠关税 C.差价税 D.特别关税 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 ) A.关税壁垒 B.鼓励出口的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