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他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涅对学习的层次和结果进行了分类。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归纳,形成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C。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题干描述符合组织策略的定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3.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学习
B.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学习
C.为了满足求知欲而学习
D.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学习
答案:C。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满足求知欲是个体内在的需求,属于内部动机。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获得奖学金、获得好成绩都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4.一个学生考试失败后,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这是将失败归因于()。
A.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答案:D。运气属于外部因素,它是不稳定的,因为每次考试的运气情况可能不同,同时它也是不可控的,个人无法决定运气好坏。所以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是将失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5.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答案:B。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符合功能固着的定义。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酝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暂时停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6.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后,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符号学习
答案:B。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小数加减法”是“整数加减法”的下位概念,所以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知识后再学习“小数加减法”属于下位学习。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并列结合学习是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
A.迁移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答案:C。如前面所述,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潜在功能,所以选C。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也就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的能力;教学决策能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