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 B.善恶 C.是非 D.美丑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人的自我意识
C.社会分工的不同 D.社会关系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 B.人的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人类的自我进化
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 自然 C.宗教 D.合作
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规范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 D.道德的导向功能
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 B.奴隶社会的道德
C.封建社会的道德 D.资本主义的道德
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A.集体主义原则 B. 正确的义利观
C.恪守诚信 D.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B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13、( B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遵纪守法
14、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特征的是( D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一致性
15、 ( B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16、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D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勤俭持家
17、应该遵守公德的场合不包括 ( B ) 。
A.图书馆 B.卧室 C.公交车 D.电影院
18、下列的内容中不属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的是( C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实名制登记上网 D.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19、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20、“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A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