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1.ppt

发布:2019-03-28约1.1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体温 请大家观察下图,尝试据图作出自己的结论? 1.体温恒定是不是维持一个数值? 1.为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因饥饿劳累冻死在南极? * 高三生物选修教材多媒体课件 广南中学 李炳 37.4 36.7 37.2 直肠温度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体温:是指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可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表示。 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度 带婴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应在平静状态下测体温 2.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 3. 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代谢的? 体温是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口腔37.2±0.5、腋窝36.7±0.7、直肠37.4±0.5 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恒温动物能够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够进行代谢活动 体温的相对恒定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二、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产热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5.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有氧呼吸;肝脏(平静时)、肌肉(运动时) 线粒体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的等式成立:产热=散热。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寒冷环境: 炎热环境: 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增加散热 三、体温的调节 1.请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与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调节机制是什么?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 3.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在哪里? 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素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增加散热的生理活动有: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升高;同时汗腺活动加强,汗液增多,增加散热 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下丘脑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温觉感受器 炎热环境 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血流增多 皮肤温度升高 汗腺活动加强 汗液增多 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下降 皮肤温度下降 皮肤立毛肌收缩 汗孔收缩 减少汗液 骨骼肌不自主收缩 肾上腺活动加强 战栗 肾上腺素含量升高 代谢加强 减少散热 产热 皮肤冷觉感受器 寒冷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