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ppt

发布:2016-06-26约4.93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P36“学习思考”]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元杂剧的兴盛有赖于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强烈,适应了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从而使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1.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 (1)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 复杂丰富。 (2)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市民阶层进一步 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 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知识点七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2.明清小说 (1)元末明初 ①罗贯中的《 》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楷模。 ② 的《水浒传》树立了英雄传奇小说的楷模。 三国演义 施耐庵 (2)明代 ①历史小说有 的《东周列国志》。 ②神魔小说有《封神演义》、吴承恩的《 》。 冯梦龙 西游记 (3)清代 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 ②曹雪芹的《 》揭示了封建社会败落的必然命运。 ③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艺术地反映了现实。 ④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官场现形记 一、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宋词和元曲的内容的影响 1.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社会变迁对宋词、元曲内容的影响 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词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用散曲和杂剧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典例1]  (2010·重庆高考)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柳郎中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的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学士词……唱大江东去”说的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人物中只有辛弃疾属于豪放派,故答案为D。 [答案]  D 二、明清小说的特点 1.艺术结构 明清小说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传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 (1)历史演义小说基本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结构体制,按照 时间发展顺序,依次记述一段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 (2)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讽刺小说主要取材于纪传体 史书的结构体制,以某一英雄人物或某一英雄形象的经历事迹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 端午节时,汨罗江畔,总是人头攒动,万船 竞发。这一传统的节日盛会,是为了纪念我 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两千 多年以前,屈原因遭小人诬陷而被楚王流放,相传在汨罗江投江而死。汨罗江畔响起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愤呼喊,响起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之音,激励着后人,也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提示]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认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文学作品 是了解历史的窗口。 3.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体会《诗经》对中国文学发 展的影响,从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一原理认识明清小说反映的社会特征。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预习全程设计 名师全程导学 训练全程跟踪 1.地位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2.《诗经》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诗经》分为 《雅》《颂》三部分。 (1)《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 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著名的篇章有《相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