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家税务局年度工作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国家税务局年度工作报告一、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作风建设展现新面貌局党组始终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做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领导带头示范,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力争自选动作出彩。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全市系统坚持思想与行动同时开局、教育与实践相融并举,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一系列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坚持“深学”,重点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学习任务,依托主题教育、专题讲座、党组成员讲党课、观展观影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教育入心入脑,全局共计1590人次参与集中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119篇、观看教育影片125人次。二是坚持“细照”,落实举措广开言路,开展谈心谈话进一步畅通思想,从严从实开展对照剖析检查,充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三是坚持“实改”,抓好“两方案一计划”、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的落实。目前,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已完成111小项整改任务、11项制度建设任务和11项专项整治工作,全局共腾退办公用房面积343平方米,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文山会海”有所改善,公用经费管理进一步规范。四是坚持“笃行”,坚持优化服务,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深入基层,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扎根工程”、“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百名干部联千企”走访服务活动等载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转变作风。二、以服务大局为导向,服务能力开创新水平。巩固深化“菊乡金税100”服务品牌,响应纳税人多样化、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需求,有效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一是“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扎实开展。按照“六提速、三减负、一首问”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和落实了6方面共38项便民办税举措。实现无纸化电子退库试点运行,退税速度大幅提速;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将部分国税办税窗口搬入地税部门的办税服务厅,国税大厅引进地税窗口,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启动“简化表证单书、优化业务流程”工作,简化资料、统一表单、再造流程,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二是《纳税服务规范》平稳落地。结合市局实际,对6大类业务操作规范和3大类纳税服务规范进行梳理对照,为纳税人及时更新和提供办税指南,开展全员培训将操作规范和服务规范传递到每一名干部职工,于10月份实现纳税服务规范的平稳落地。三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累计办理各项税收优惠27.92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办理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18.69亿元,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进项抵扣6.55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资源综合利用减免退税、办理民政福利企业先征后退等2.68亿元。深化“营改增”试点改革,“营改增”试点两周年共为纳税人为全市试点纳税人落实免税销售7662万元,一般纳税人新增抵扣税14832.72万元。四是充分发挥以税资政作用。围绕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税收专题调研,主动汇报税收工作部署和进展,从税收层面建言献策,发挥税收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局班子领导牵头完成调研文章8篇,其他调研文章7篇,调研文章获得市长盛勇军、副市长吴炳泉的肯定性批示。三、以税收收入为中心,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今年,经省局调整后安排市局全年税收收入目标任务为493300万元,同比增长10.5%。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注重对组织收入进行全面布署,落实“抓紧、抓早、抓实、抓出成效”的“四抓”工作要求,通过建立分析例会制度,运用收入分析体系,强化重点税源分析,拓展税收分析空间等有效举措,强化税收日常征管,统筹安排免抵调库计划,实现均衡入库,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累计组织税收收入488758万元,含免抵调库81400万元,总体同比增长9.47%,完成省局年度计划的102.3%。同时,加强宏观经济税收的分析运用,撰写《税收收入情况分析》、《化纤行业税收发展状况浅析》、《出口退(免)税分析》等经济税收调研材料,科学判断宏观经济和税收发展走势,让税收分析为经济发展助力,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专业化水平有新提升。一是税源一体化管理效能明显提升,税源一体化管理的风险事项报备、审批、应对任务下达以及案源移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好成效。共组织风险应对任务5大类10个风险处置项目211户,合计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金2304.34万元,调减以前年度亏损951.04万元。二是积极探索建立税收信息仓库。创新性开发运用案头分析辅助软件,设定84个自动产生分析指标,整合发布天猫服务费、个转企、车购税、房产交易及稽查评估等数据信息,提升风险推送有效性。三是搭建行业管理“合力攻关”架构。拟定了《四行业税收征管绩效评价办法》,实施行业递进式管理目标,扎实开展异地公司匹配调查工作,2014年共引导上海宁波回归纳税人57户。四是开展低效企业核查和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