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997-2018).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997-2018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oil andsediment—Determinationofcarbonyl compounds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8-12-26发布 2019-06-01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方法原理1
4 试剂和材料1
5 仪器和设备2
6 样品3
7 分析步骤4
8 结果计算与表示5
9 精密度和准确度6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7
11 废物处理7
12 注意事项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15种醛、酮类腙衍生物的参考色谱图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1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2,4-二硝基苯肼 (DNPH)的纯化及空白检验16
i
前 言
为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保护生
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
站、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保
护监测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2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和标准物质为有毒有害物质,标准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丁醛、苯甲
醛、异戊醛、正戊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正己醛、2,5-二甲
基苯甲醛等15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取样量为 10 g,定容体积为 10 ml 时,15 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0.06mg/kg,测定下限为0.08mg/kg~0.24mg/kg。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HJ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HJ 613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用醋酸-醋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提取液中醛、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温度
和pH 值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