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大学机械考研-机械装备制造-第三章第三节-重点.ppt

发布:2017-07-22约3.23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概念介绍 运动源:为了驱动机床的执行件,实现机床的运动,必须要有动力来源。通常为电动机。可以几个运动共用一个电源,也可以每个运动单独有运动源。 执行件:机床上直接夹持刀具或工件并实现其运动的零部件。常见的有主轴、刀架、工作台等。它是传递运动的末端件。 传动件:为了将运动源的动力和运动要求传递给执行件,就必须有传递动力和运动的零件。如齿轮、链轮、丝杆、螺母等。 外联系:运动源与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外联系的作用是驱动机床的运动。即提供给机床的运动以速度和动力。 外联系传动链:机床上运动源和执行件之间为了实现外联系而顺次串联的传动副。 内联系:机床上为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运动组成复合的成形运动,执行件与执行件之间的传递联系称为内联系。 内联系传动链:两个执行件之间为了实现内联系而顺次串联的传动副。 绘制机床传动原理图(重点) uv:表示主运动变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uf:表示进给运动变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主轴箱 刀架 尾座 进给箱 床身 溜板箱 光杠 丝杠 实例1:螺纹车床 分析: 母线:(与螺纹轴向剖面形状一致的螺纹车刀的刀刃保证),V型线,成型法,不需要运动0。 导线:螺旋线,轨迹法,复合运动CPZf。 传动链:(1)主传动链(外): 电机n电 主轴n转 1 Uv 2 (2)进给传动链(内):主轴1转 刀具移动一个导程(Tmm) 2 Uf 3 实例2:滚齿机(斜齿) 分析: 母线:渐开线,范成法,复合运动CP Cf。 导线:螺旋线,相切法,需要运动Zf Cf1,CP 注释:直齿齿轮的齿长是直线形。斜齿齿轮的齿长是螺旋形,所以进给运动是螺旋运动,由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复合而成。螺旋进给运动是Zf Cf1,CP的复合运动,Cf1是附加回转运动。 传动链: (1)主传动链(外):电机n电 滚刀n刀转 1 Uv 2 (2)范成传动链(母线): 滚刀1/K转 工件转1/Z转 2 Σ Ux 3 (3)轴向进给传动链:工件1转 刀架下降fmm(使毛坯不断低投入切削) 3 Uf 4 (4)差动传动链:刀架下降一个导程T 工件附加1转 4 Uy Σ 3 Uv:速度换置机构,用来变换主运动的速度。 Uf:进给量换置机构。 Ux:分齿换置机构,用来变换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主传动链的作用是驱动运动和动力,即给主运动以速度和动力。 范成传动链:联系2个单元运动组成复合运动,保证刀具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 进给传动链:驱动进给运动Zf 工件转速:若工件与滚刀的螺旋方向相同,则等于基本回转+附加回转的转速。若工件与滚刀的螺旋方向相反,则等于基本回转—附加回转的转速。 基本回转与附加回转的相加或相减,通常借助合成机构(差动机构)来实现的。合成机构的作用是同时接通范成传动链和差动传动链,并使基本回转与附加回转的相加或相减。 作业: 分析用滚刀加工直齿圆柱齿轮的滚齿机: (1)分析零件母线、导线的形状,加工方法及所需成形运动。 (2)画出该机床的传动原理图并写出相应的传动链。 * * * * *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林利红 副教授 重 庆 大 学 第三节 机床总体设计 一.机床系列型谱的制定 1.机床分成若干种类型,如通常所说的车、钻、镗、磨等11大类通用机床,同一种类型的机床又分为大小不同的几种规格。 2.主参数系列是一个等比级数的数列。例如中型卧式车床的主参数是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其系列为250,320,400,500,630,800,1000(公比为1.25)。 3.机床的型谱 4.每种机床都有它的主参数系列,而每一规格又有基型和变型,称为这类机床的系列和型谱。 二.机床运动功能设计(机床运动学) (一)机床工作原理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切削加工所必须的运动和动力。 1.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加工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形成工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并达到其精度要求。 2.工件的加工表面是通过机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形成的。 (二)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 1.几何表面的形成原理 母线沿着导线形成的零件表面。 发生线:母线和导线。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 线性表面——母线沿导线运动而成 1母线,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