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大学机械考研-机械装备制造-第三章第二节.ppt

发布:2017-07-23约1.75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林利红 副教授 重 庆 大 学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节主要讨论引起刀具、工件之间相对位移误差的因素。机床是用来生产其它机械的工作母机,因此在刚度、精度及运动特性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一.精度(机床精度) 1. 机床精度:加工中保证被加工工件达到要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能在机床长期使用中保持这些要求,机床本身必须具备的精度。 2.包括几何精度、传动精度、运动精度、定位精度及精度保持性。 3.精度等级:普通精度级、精密级和高精度级。 4.提高机床精度的措施:从机床的精度分配、元件及材料选择。 5.名词定义 (1)几何精度 机床在空载、静止(主轴不转或工作台不移动)或低速时各主要部件的形状、相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的精度程度。 (2)传动精度 指内联系传动链,首、末端执行相对运动关系准确性。 (3)定位精度 定义:定位精度是指机床的定位部件运动达到规定位置的精度。(也就是规定位置与理论值的差距)。 对自动机床的定位精度要求高。 (4)运动精度 指机床空载并以工作速度运动时,主要零部件的几何位置精度。 (5)工作精度 加工规定的试件,用试件的加工精度表示机床的工作精度。 (6)精度保持性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对规定试件切削加工,坚持加工精度、耐磨性。 二.刚度(静刚度) (一)概述 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为缓慢的力。 刚度表达式:K=F/y 其中:F是作用在机床上的载荷。 Y是在载荷作用下,机床或主要零部件的变形。 (二) 构件刚度和整机刚度 1.构件刚度 接触变形提高高度:预紧 2.整机刚度 K=F/y (F:刀具工件间的载荷 y:刀具工件之间的总位移 ) 提高整机刚度措施:提高构件刚度 ;各部件间刚度匹配 。 三.抗振性 抗振性指动刚度: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1.受迫振动 特点:振动频率与振源频率相同,不切削振动也存在。 强调:避免共振。机床是由许多零、部件及结合部组成的复杂振动系统,是一个多自由度系统,具有多个固有频率。由于激振率较低,因此主要关心机床低阶固有频率。 2.自激振动 特点:产生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发生在刀具和工件之间的一种相对振动,切削停止,振动也消失。 例:毛坯不均匀 切削厚度变化 切削力变化(交变载荷) 刀具工件之间弹性位移变化(振动) 切削厚度再次变化 若厚度变化逐渐减少,不振动(平稳);若厚度变化逐渐增大,振动加剧。 3.提高抗振性措施 (1)提高机床的刚度。如构件的材料选择,截面形状、尺寸、肋板分布、几个尺寸等。 (2)提高阻尼。 (3)激振频率远离固有频率,将不出现共振。 四.热变形 (一) 概述 定义:机床部件受热温升之后,其形状位置的热畸变,影响几何精度。 (二) 减少热变形措施 减少发热量 减少温升 减少温升不均 热补偿 五.噪声 也是一种振动,是一种污染。 六.低速运动稳定性(爬行)(重点) (一)概念 机床上有些运动部件,需作低速或微小位移。当运动部件低速运动时,主动件匀速运动,被动件出现速度不均匀的跳跃式运动,即时走时停或时快时慢的现象。 (二)产生机理 运动过程: (1)主动件运动,从动件不动 弹簧使从动件受力,储能。 F弹F静,从动件静止,但F弹 (2)主动件运动,从动件加速运动 当F弹F静,静摩擦变为动摩擦,F动F静,摩擦系数μ降低。从动件加速运动. 当加速到V从V主,F弹 (3)主动件运动,从动件减速 当F弹F动,V从减小 ,F动 ,V从 ,直至停止。 (4)重复上述过程 产生时走时停的爬行。 (三)消除爬行措施 F:正压力;Δf:动静摩擦系数之差;ξ:阻尼比。 K:刚度 m:移动部件的质量 措施: (1)减少动静摩擦系数之差; (2)提高传动系统刚度; (3)提高阻尼比;(4)降低移动件的质量。 * * * * * * * * * *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