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肠外肠内营养与调节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十一章 肠外肠内营养与调节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药
11.1 肠外营养药 495
11.1.1 脂肪乳 496
11.1.1.1 长链脂肪乳 496
11.1.2 氨基酸 498
11.1.2.3 肾病用氨基酸 502
11.1.3 多腔袋类肠外营养药 503
11.2 肠内营养药 504
11.2.1 通用型肠内营养药 505
11.2.1.1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药 505
11.2.1.2 α-酮酸 506
11.3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 506
11.3.1 水、电解质补充药 506
11.3.2 酸碱平衡调节药 514
11.4 维生素类 516
11.5 矿物质类 521
本章包括临床营养(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用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用药、维生素和矿物质用药三大类。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消化道外或内的各种途径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期达到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指营养不足)、增强患者对感染创伤等应激(stress)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减少费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Outcome)的目的,从而使患者受益。根 据其输注途径,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是否需要给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临床的具体问题。目前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用营养风险筛查和结合临床来考虑是否有适应证。营养风险的定义是 “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相关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是以临床结局为终点,不是以出现营养不良为终点。当评分大于等于 3 分时,患者有营养风险。该筛查的评分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疾病(包括将要进行的手术)评分;二是营养状况受损评分;三是年龄评分,如 70 岁以上的患者对饥饿的耐受性差,更需要营养支持。
当有营养风险时(评分大于等于 3 分)结合临床,需要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计划。具体操作方法见“分会 ”2006 和 2008 版的指南和规范。
肥胖患者在患病时如有需要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目前的基本方法是:给予低热量供给(每20 千卡/Kg 或更低)和正常量的蛋白(氨基酸)摄入。
但并非所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均需接受营养支持,应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下列情况一般不给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1)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的终末期患者,考虑用水、电解质维持;(2)急诊手术患者;(3)低 BMI 值的特殊个体。
11.1 肠外营养药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为经胃肠道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不能或不足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为患者的康复或生长需求提供必要的基质。
肠外营养既可作为肠内营养不足的补充,也可以作为患者唯一的营养来源。是否需要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借助营养筛查工具,结合临床,以了解是否具有营养支持适应证。
凡有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患者,如接受肠内营养不能或不足,都是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如短肠综合征、肠外瘘等,详见分会指南和规范。
肠外营养一般应通过专门的静脉途径给予“全合一营养液”,外周静脉是首选的输注途径,如果营养液渗透压较高,或时间超过 2 周,推荐通过中心静脉途径[包括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期间应定期评定脏器功能、血脂和电解质状况。长期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包括胆汁郁积、胆结石和肝功能异常。要了解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应参考分会的指南和规范。
11.1.1 脂肪乳
以往认为脂肪乳剂有两个基本功能:为机体提供能量(每克脂肪提供 9 kcal热能)和必需脂肪酸。除此两个基本功能外,最近十年出现的ω-3鱼油脂肪乳剂可用来调节ω-3 和ω-6 脂肪酸的比例,是一种新型的脂肪乳剂。临床研究显示,合理的ω-3 和ω-6 的比例(1:3)有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结局的作用。
临床上目前将脂肪乳剂分为长链和中长链两大类。
11.1.1.1 长链脂肪乳
长链脂肪乳剂,包括:脂肪乳注射液(C14~24),是以静脉注射标准的大豆油为基础的脂肪乳剂;ω-3 鱼油脂肪乳注射液,是以精炼鱼油为基础的脂肪乳剂;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是指橄榄油和大豆油按比例混合的脂肪乳剂。
脂肪乳注射液(C14~24)[保(乙)] [保(乙)]
Fat emulsion Injection (C14~24)
【适应证】用于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脂肪酸。
【注意事项】 ①本品慎用于脂肪代谢功能减退的患者;②应密切观察血清三酰甘油浓度;③新生儿和未成熟儿伴高胆红素血症(血浆胆红素达到170μmol/L)或可疑肺动脉高压者应慎用本品,新生儿和未成熟儿长期使用本品须监测血小板数目、肝功能和血清三酰甘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