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CPLD的频率计..doc

发布:2017-01-26约1.5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梁天德、傅青云、杨文科 指导老师:徐金龙 设计一个4位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式频率计,用来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基本要求如下: (1)4位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式频率计,其频率测量范围为1Hz~9999kHz; (2)有1~9999Hz和10~9999kHz两个量程,并用LED指示; (2)频率计能根据测试信号的频率进行量程能够自动转换。 (3)采用记忆显示方式,即在计数过程中不显示测试数据,待计数过程结束后显示测试结果,并将此结果保持到下一次计数结束,显示时间不小于1S;当输入的信号大于9999kHz时,输出显示全H。 方案:频率的定义:信号在1秒内的变化次数。 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以方波的形式作为CPLD计数的输入。 需要产生1秒的阀门计数信号,控制CPLD的计数时间,可由8MHz时钟信号分频 得到。 使用量程1(1~9999Hz)时,直接对方波信号进行计数,1秒内计数的到的值就是信号的频率,并在四位数码管上显示。 使用量程2(10~9999kHz)时,需要对信号进行1k分频,在1秒内对分频后的信号进行计数,计数的值就是当前信号的频率除以1k,并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注意当前量程单位是kHz,用LED指示。 量程自动切换:系统启动默认为量程1,在以后运行中,可以通过当前的计数值、量程、溢出标识来判断下一次应选择的计数的分频比、量程状态指示、绝对溢出显示,可通过组合逻辑来实现。 硬件电路 信号放大整形 8MHz系统时钟产生 EPM7128SLC84-15 管脚配置 量程指示 4位数码管显示 ISP下载 系统电源 软件部分(max+plus2环境) 整体框架:信号输入,时钟输入,计数、量程控制核心,量程输出,4位数码管动态输出核心。 下面解剖计数、量程控制核心 系统时钟分配:产生1Hz的计数输出锁存信号、计数器清零信号,数码管动态显示的1kHz时钟信号。 被测信号输入:根据量程选择是否进行1K分频 频率计计数核心:由4个BCD计数器74160和4个锁存器构成,注意虽然计数器清零信号和锁存器锁存信号都是1Hz,但是清零信号要比锁存信号晚一个时钟周期(1/8MHz)。 量程自动切换控制:SPAN_STATE为当前量程状态输入,CLR为量程状态清零输入,L_CLK为向小量程切换标志输入(由计数锁存器的输出决定),C_CLK为向大量程切换标志输入(由计数器溢出标志决定),LATCH_CLK为量程控制输出锁存信号输入(同样比计数器锁存信号晚一个系统时钟周期),SPAN_CONTROL_OUT为量程控制输出,OVERSPAN为超大量程标志输出。 超大量程输出:当输入的信号大于9999kHz时,数据选择器不再选择计数器锁存输出的数据,而是选择H的BCD码。 接下来解剖显示控制部分 采用4位共阴数码管动态显示,CNT2为4进制计数器,对1KHz时钟信号计数,,YM2为2-4译码器,输出控制4个输出管阴极,SEL41为16选4数据选择器,在不同的时刻选择不同的4位BCD码数据,SM7为BCD--共阴数码管译码器,将BCD码译为数码管可识别的码数据 结束语:测频率有直接测频法、测周期法、等精度法,本设计用直接测频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