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2节《血液循环(第四课时)》导学案.doc

发布:2025-03-23约1.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节血液循环(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能描述血压和脉搏的含义。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探究能力。

3.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心率的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4.态度责任:

形成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生活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1.知道血压与脉搏。

2.通过活动,探究心率的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学习难点

通过活动,探究心率的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课前预习】

一、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1.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______。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______的动脉血压,通常在______处测量。成年人的血压正常值:12.0~17.3/8.0~12.0(kPa)或90~130/60~90

(mmHg)。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经常超过______或者舒张压经常超______,就认为是高血压;若收缩压经常低于______或者舒张压经常低于______,就认为是低血压。

2.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扩张;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回缩。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______。我们通常可以在腕部摸到______的搏动。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______相同。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一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1.血压:自学教材49页内容。

(1)说出血压的概念、表达方式。

(2)观看视频“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测量部位和方法。

(3)叙述血压正常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的意义。

2.脉搏:自学教材50页“脉搏”部分内容。

(1)说出脉搏的概念、次数。

(2)了解脉搏的测量部位和方法。

(3)活动: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问题:运动是否与脉搏有直接关系?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并实施计划:

姓名

安静状态

运动后1分钟后

运动结束10分钟后

?

?

?

?

?

?

?

?

讨论:

①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

②实验中的对照实验是如何设置的?

③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④同样的运动对男女同学心率的影响以及恢复正常的快慢是否有差异?

⑤在实验中,你们小组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课堂总结】

一、血压

概念: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

高血压:≥18.7/12KPa=140/90mmHg

低血压:≤12/6.7KPa=90/50mmHg

意义: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二、脉搏

概念:主动脉壁一张一缩地波动,血液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

次数:健康人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率相同。

心率的变化与运动有一定的关系:运动会使心率加快

【课堂练习】

1.医生为病人“切脉时,会感觉到该处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此血管属于()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某人经常头昏,医生测得他的血压是142/88(收缩压舒张压)mHg,据此可推断此人患有()

A.高血压

B.贫血

C.低血压

D.坏血病

3.中医可以通过切脉初步判断患者的病症。如图所示,“切脉主要按压病人腕部的桡动脉。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桡动脉每分钟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

B.桡动脉管壁弹性较大,易于诊断

C.桡动脉可为手部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

D.桡动脉在腕部分布较浅,输液可以选择此血管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侧压力;体循环;上臂肱动脉;140mmHg;90mmHg;90mmHg;50mmHg

2.脉搏;桡动脉;心率

【课堂练习】

1、A

2、A

3、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