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doc

发布:2018-10-29约4.7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迎来了新 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发 展的趋势,是逐渐把职业技术教育由终结性教育向阶段性 教育转变,并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由单纯的就业教育向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转变,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具有综 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由知识型、技能型向创新 型、创业型转变。 教育理念的更新对职业教育工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紧跟世界教育潮流的重要举措。 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 系 目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与过去相比已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面向市场经 济的社会转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的产 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竞争加剧,职业变化频繁,对人力 资源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要适应变 化的形势。 二是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将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思 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对我们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 务和要求。 三是近年来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新生质量普遍下 降,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我们的教学 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四是由于受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我们的教育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 变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教育思想。 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构建一个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滤布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 系,首先要从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思想的转变入手,进 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强化办学特色,突出办学风格,职 业教育应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其内涵也不同。为了适 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学生不应只具有狭窄的职业素质 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 学生不应只具有狭窄的职业素质 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也就是说:培养的学生应该是 既具有多种技能,又善于与人交往、合作,有着强烈的竞 争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 必须紧紧围绕教学改革中心,正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把教育思想的更新作为重点,明确的提出:教学 改革中心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 会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成长的机遇。 根据以上两点,我校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系应从以 下六个方面来搭建基本框架: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制。中专的培养目标应该 定位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施工、生产、技术、 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技能专门人 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 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 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 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新能力,具有健 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坚 持三至四年、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完成中专的学历教 育。为了适应这个培养目标和学制的调整,学校制定了, 同时,全面修订和调整了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按照 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专培养的目标,强调理论的重心下移, 实际的应用上升,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教学制 度要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树立起 服务的意识。坚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 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相结合,逐步实现按照 专业大类招生,坚持学分制的实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 制度,建立起相近专业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学校应当积 极试行双专业主辅修制,积极探索“宽基础,大口径”的 教学改革经验,拓宽学生的专业面,鼓励基础较好的学 生,在学完本专业课程同时,加学其它专业的主干课程, 取得双专业毕业证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满足学生就业 需要,学校需要制定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学籍规定, 大胆试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让已经完成理论学习、成绩 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部分学生到现场顶尚实习,由学校 和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对顶岗实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 可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 生的实践技能,较好地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能激发 学生刻苦学习的热情。 另外,学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突出技 能培训,坚持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 毕业生中开展测量工、实验工、施工员、预算员等职业技 能培训,使学生在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二至四 门职业操作技能合格证书。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建 设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