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件教程.ppt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课程目标与学习路线图课程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基础概念2.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特性和实现3.学习主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4.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路线图1.数据结构基础:数组、链表、栈、队列、树2.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3.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4.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KMP算法
算法分析基础:时间复杂度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所需时间的增长趋势,通常用大O表示法表示。2时间复杂度分析主要关注算法执行步数与输入规模之间的关系,忽略常数系数和低阶项的影响。常见的复杂度级别包括:常数阶O(1)、线性阶O(n)、对数阶O(logn)、平方阶O(n^2)等。
算法分析基础:空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定义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内存空间的增长趋势,同样用大O表示法表示。空间复杂度分析主要关注算法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空间与输入规模之间的关系。常见复杂度级别例如,一个简单的循环遍历数组的算法,空间复杂度为O(1),因为它只使用了固定的内存空间。
大O表示法详解概述大O表示法是一种描述函数增长速度的数学符号,用于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表示方法大O表示法用O(f(n))来表示算法的复杂度,其中f(n)是一个函数,表示算法执行步数或内存空间与输入规模n的关系。忽略常数系数大O表示法只关注函数增长速度的最高阶项,忽略常数系数和低阶项。
常见算法复杂度比较1常数阶O(1)执行步数与输入规模无关,例如直接访问数组元素。2线性阶O(n)执行步数与输入规模成正比,例如遍历数组。3对数阶O(logn)执行步数随着输入规模的对数增长,例如二分查找。4平方阶O(n^2)执行步数与输入规模的平方成正比,例如冒泡排序。
基础数据结构:数组概述定义数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每个元素都关联一个唯一的索引。特点1.数组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储。2.通过索引可以快速访问数组元素。3.数组的大小在创建时确定,通常固定不变。优势1.随机访问效率高。2.实现简单,易于理解。
数组的基本操作与实现常见操作1.初始化数组2.插入元素3.删除元素4.查找元素5.修改元素实现方法数组的实现方式依赖于编程语言,常见的实现方法包括:静态数组、动态数组。代码示例```pythonarr=[1,2,3,4,5]print(arr[2])#输出3arr.append(6)print(arr)#输出[1,2,3,4,5,6]```
数组的应用场景分析存储数据例如,存储学生的成绩、商品的价格等。1查找数据例如,根据商品ID查找商品信息。2排序数据例如,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3矩阵运算例如,使用二维数组表示矩阵,进行矩阵加法、乘法等运算。4
链表:单向链表介绍1链表概述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与数组不同的是,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可以不连续存储,而是通过指针连接起来。2单向链表单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3特点1.灵活的内存分配2.插入和删除操作方便3.无法通过索引快速访问元素
单向链表的基本操作1创建链表创建一个头节点,并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节点。2插入节点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中的指定位置,需要调整指针指向。3删除节点删除指定位置的节点,需要修改前后节点的指针指向。4遍历链表从头节点开始,依次访问每个节点,直到到达链表末尾。
双向链表的特点与实现双向指针每个节点包含指向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双向遍历可以从头节点或尾节点开始遍历链表。插入删除效率与单向链表相比,插入和删除节点的操作更加方便,因为只需要修改两个指针。
循环链表及其应用1定义循环链表是一个闭合的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节点。2特点1.循环遍历2.可以从任何节点开始遍历3应用场景1.实现循环队列2.处理环形数据结构
链表相关经典面试题判断链表是否有环反转链表合并两个有序链表删除链表倒数第k个节点链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点
栈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栈的概念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遵循后进先出(LIFO)的原则,即最后入栈的元素最先出栈。栈的特性1.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2.栈顶元素为最近入栈的元素。
栈的实现方式比较数组实现1.使用数组存储栈元素。2.栈顶指针指向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3.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高,但数组大小固定。链表实现1.使用链表存储栈元素。2.栈顶指针指向链表的头节点。3.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高,且链表大小灵活。
栈在程序中的应用11.函数调用栈:保存函数的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22.表达式求值: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并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