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教学.pdf

发布:2024-12-28约3.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教学

刘吉才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

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

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在中

国的迅猛发展,不仅给每个人带来了希望与挑战,也为教学改革带来

了机遇,指明了方向。

由此,笔者想到了习作教学。对于习作教学,“互联网+”又

意味着什么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将“互联网十”思

维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将作文教学与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搭建起

选材、修改、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将互联网与作文训

练的整个过程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互联网+素材:电子素材库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

眉头紧锁、抓耳挠腮,苦不堪言。笔者曾做过个调查,有40%的同学

坦言没有东西可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

毫无疑问,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是积累素材最重要的途径,这也

是多年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强调的内容。会观察更要会搜集

素材,在“互联网+”思维的启发下,我们为学生搜集素材提供了多

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是搭建平台。在学校班级主页中设立专门的

电子素材库——“我们的生活”,用来储存学生的生活素材。其次是

充实内容。要求学生将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有价值的内容,上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实行的是实名上传,定期进行评选。根据

提供素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奖励。再次是分类呈现。由专门

的管理员将学生上传的素材,根据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分为记事、写

景、状物、活动、想象等五类,设立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归类存放,便

于学生快速提取和运用。

设立电子素材库,一是可以将学生每天的习作素材及时保存下

来,防止遗忘,提高素材搜集的效率。二是方便学生在线提取习作素

材。学生每次写作时,只要浏览习作素材库,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

需要的素材,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方便教者指导。有了电子素材库,

教者对学生素材的主要内容一清二楚,就可以很容易找到指导的重点,

有的放矢,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笔者指导《记一次拔河比赛》时,课前先组织学生分小组举行

拔河比赛,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比赛的过程,并把它上传到习作素材库

上。上课的时候,让学生登录学校网站,观看比赛录像,让学生重新

回到激动人心的比赛现场。此时此刻,学生心中涌起动笔的强烈冲动。

经过精练的说议,提示写作的重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大胆练笔。很快,

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呈现在大家眼前。电子素材库,为学生提取素

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互联网+点评:在线论坛

习作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俄罗斯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

基说过:“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

东西,他就前程远大。”文章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习作水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平也应该在不断的修改中得以提高。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教学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前,我们的习作批改主要以教者为主。教者通过有针对性的

点评和概括性的总评,肯定习作的优点,提出努力的方向。尽管教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