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价值观.ppt

发布:2017-12-30约4.28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P2~5)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心理 信念、理想、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过程: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个性心理:是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九章 需 要、动机与价值观;第一节 需要 一、需要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P178)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按起源分:可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十 不 足;二、需要的理论(P179-18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 H.Maslow,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包括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马斯洛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 ; ;一、动机的概念(P184) 动机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性。 二、动机的???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 三、动机、内驱力和诱因 (一)内驱力: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内驱力的基础。 (二)诱因: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 正诱因:使个体因趋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 诱因 负诱因:使个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得到满足。 (三)动机、内驱力和诱因的关系 动机 内部:内驱力 (行为的动力) 外部:诱因;四、动机的种类; 双趋式冲突:两者都想要,但只能要一个 六.动机冲突 双避式冲突:两者都不想要,但必须要一个 (P136) 趋避式冲突:既想要,又不敢要 双重趋避式冲突:又想又不想 动机理论(略) ;七、常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 1、什么是成就动机:(P193) 2、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Arkinson)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的倾向组成: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追求成功的倾向Ts=Ms*Ps*Is (s:succes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的强度 Ps:主体理解到成功的可能性 Is:成功的激励值(诱因值) Is=1- Ps;回避失败的倾向Tf=Mf*Pf*If (f :failure) Mf:避免失败动机的强度  Pf:主体理解到失败的可能性 If:避免失败的激励值  If=1- Pf 实际上完成活动的动机强度TA= Ts- Tf (A:actual) TA0:避免失败者; TA>0,力求成功者。 ;(二)学习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从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派生出来 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 是指一个人为了得到家长、教师等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 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2)树立榜样 (3)培养学习兴趣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活动中发展兴趣 适宜的学习负担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各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