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绝密☆启用前
周口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上)联合考试
思想政治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记载,依据陕南勉县武侯区一、二、九乡22个村的调查显示,地主群体虽仅占当地总户数的4.1%
和总人口的5.9%,但掌控着高达42.0%的优质土地。而占总数高达91%的户数、89%的人口的贫农、雇农群
体,仅能耕种到全部优质土地的40.2%。在勉县刘家营一带,一块肥沃的土地能产出1.2石稻谷,但佃户最
多只能获得二三斗的收成,绝大部分缴了地租。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
①地主阶级利用高利贷、徭役奴役农民②农民有自己少量土地和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强制下劳动④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占有剥削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占总数高达91%的户数、89%的人口的贫农、雇农群体,仅能耕种到全部优质土地的40.2%;
佃户最多只能获得二三斗的收成,绝大部分缴了地租。这说明在封建社会农民有自己少量土地和部分劳动
成果,地主凭借对土地的占有,通过收取地租剥削农民,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地租剥削,“高利贷、徭役”材料没有体现,①不选。
③:“在强制下劳动”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且在封建社会农民并不是在强制下劳动,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
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
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
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1页/共16页
①阶级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
②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③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贯穿社会始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恩格斯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
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说明阶级斗争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①符合题意。
②:阶级社会的历史才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②错误。
③: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④:“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
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将终结阶级社会的
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而开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纪元。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论证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③科学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共产主义将终结阶级社会的历史,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见,《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科学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
想目标,①③正确。
②: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②错误。
④:空想社会主义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
第2页/共16页
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使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