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工基础第三章(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ppt

发布:2018-12-21约7.76千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最小理论板层数 回流比愈大,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愈少。 当回流比为无限大,两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此时,操作线距平衡线最远,汽液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最大,因此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最少,以N min表示。 Nmin可在x–y图上的平衡线与对角线之间直接作阶梯图解获得,也可用从逐板计算法推得的芬斯克(Fenske)方程式计算得到。 (3)芬斯克(Fenske)方程式 芬斯克方程式可由汽液相平衡方程: 以及全回流时操作线方程: yn+1=xn 推得: 或者: 式中: α——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当α变化不大时,可取塔顶的αD 和塔底的αW 的几何平均值。 N’min——不含再沸器时全回流的最小理论板层数。 Nmin——包含再沸器时全回流的最小理论板层数; 用途:芬斯克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全回流下的最少理论板层数。 适用条件:在全塔操作范围内,α可取平均值,塔顶使用全凝器,塔釜使用间接蒸汽加热。 若将式中的 xW 换为 xF ,α取塔顶和进料板间的平均值,则该式便可用来计算精馏段的最少理论板层数。 几点说明 2、最小回流比 (1) 最小回流比的概念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如减小操作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截距变大,两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表示汽液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减小,所需理论板层数增多。 当回流比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两操作线的交点d 落到平衡线上,如图所示。 此时,若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绘阶梯,将需要无穷多阶梯才能到达点d,相应的回流比即为最小回流比,以 Rmin表示。 (3)据: 故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4)由于进料为饱和液体,故 q=1 则: 据: 故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3、q 线方程(进料方程) 将精馏操作线方程: 与提馏操作线方程: 结合: 以及全塔的物料衡算式,并略去下标,可得: —— q 线方程 q 线方程(进料方程)的几点说明 q线方程为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q点)轨迹的方程。 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q 即为定值,则 q 线方程为一直线方程。 q线在y-x图上是过对角线上e (xF,xF)点,以q/(q-1)为斜率的直线。 不同进料热状态,q 值不同,其对q 线的影响也不同。 e a c b d q0 q=0 0q1 q=1 q1 0 1.0 xW x y 1.0 xD xF 不同加料热状态下的 q 线 4、 操作线的作法 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需先在x–y图上作出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 前已述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在x-y图上均为直线。 作图时,先找出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操作线的斜率(或截距),即可作出操作线。 (1)精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当 xn=xD时, yn+1=xD。 说明精馏线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落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xD和经确定的回流比R可计算出截距xD/(R+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精馏操作线。 (2)提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当 xm=xW 时,ym+1=xW 。 说明提馏线也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落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 xW 和经确定的再沸比 R’ 可计算出截距-xW/(R’ +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提馏操作线。 由图可看出,提馏段操作线的截距数值很小。因此,提馏段操作线不易准确作出,且这种作图方法不能直接反映出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故提馏段操作线通常按以下方法作出(两点式) 先确定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c,再找出提馏段操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d,直线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 两操作线的交点可由联解两操作线方程而得,亦可由精馏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确定。 五、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1、 理论板的假定 所谓理论板是指离开该板的汽液两相互成平衡,塔板上各处的液相组成均匀一致的理想化塔板。 其前提条件是汽液两相皆充分混合、各自组成均匀、塔板上不存在传热、传质过程的阻力。 理论板层数的确定是精馏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确定精馏塔有效高度的关键。计算理论板层数通常层采用逐板计算法和图解法。 有关理论塔板的两点说明 (1)实际上,由于塔板上汽液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是有限的,在任何形式的塔板上,汽液两相都难以达到平衡状态,除非接触时间无限长,因而理论板是不存在的。 (2)理论板作为一种假定,可用作衡量实际板分离效率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