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点的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4
章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
?
1.
边际效用
?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
量。
??
2.
消费者均衡
?
是指单个消费者使用既定的收入实现最大效用并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状态。
?
(实现效用最大,消费购买量不变)
?
3.
效用最大化原则:
?
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
4.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
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RS
)
。
?
5.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为
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
6.
消费预算约束线:
?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
X
、
Y
两种商品数
量最大组合的线。
?
7.
短期
?
厂商的某些要素
(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
)
保持不变的时期。
?
8.
长期
?
指所有投入都可以变化的时期,
厂商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各种要素投入的量
做全面调整。
??
9.
消费者剩余
?
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代价与其实际支付的代价的差额
?
10.
生产者剩余
?
指卖者卖出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
?
?
?
?
第十章
?
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1.
财政制度
?
财政是一种分配制度,
西方财政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规定。
?
2.
财政政策
?
能动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变动财政收入水平
的政策。
?
3.
挤出效应
?
扩张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投资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
实际是政府投资挤占私人投资。
?
4.
货币政策
?
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
5.
货币需求
?
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
因此又称为流动偏好。
?
6.
交易动机
?
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
7
.
?
预防动机
.
?
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倾向的动机。
?
8
.
?
投机动机
.
?
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
9
.
?
货币供给
?
指一个国家在某一个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
币总和。
?
10.
公开市场操作
?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
1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
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
度。
?
12
.再贴现率
?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率就称再贴现率。
?
第九章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1
.失业
?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具有劳动能力)
都是失业。
?
2
.
?
充分就业:
?
指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
3
.
?
摩擦性失业
.?
由于工人找到最适于自己嗜好与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
(正处于从一个工作到另外一个工作过渡所产生的失业。
)
?
4
.
?
结构性失业
?
由于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
5
.
?
周期性失业
?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由于劳动力需求下降所导致的失业。
?
6
.
?
充分就业
?
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
7
.
?
通货膨胀:
?
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
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数量而引起货币贬值和价格水
平全面、持续的上涨。
??
8.
消费物价指数
(CPI)
:
?
A
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
B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
这一个是书本的定义
)?
9.
物价指数
?
某些商品的价格由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动适度。
?
10.
通货膨胀率:
?
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
11.
货币
?
货币是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
12.
通货膨胀税
?
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
13.
费雪效应:
?
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一对一的调整。
?
14.
通货紧缩:
?
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不断普遍下降。
?
15.
菲利浦斯曲线:
?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