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 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目的 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 能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 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明确系统开发优先次序。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1 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 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结构关系, 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2 企业信息系统的执行性计划(开发规划) 系统目标和范围 系统运行环境:管理环境 硬件与系统软件配置 系统开发计划(工期、资金、人员) 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时机 应选择集成阶段。 不大可能跳跃。 如果过早,人们对信息系统缺乏认识,无法理解和接受总体规划的内容。 如果过晚,则子系统之间的集成费用过高,造成投资的浪费。 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和经验的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 战略集合转移法(SST) 识别和阐述企业的战略(基本目标、发展战略、组织指标) 将企业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 2 关键成功要素法(CSF) 了解企业目标 识别所有成功要素 确定关键要素 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定义企业目标 定义企业过程: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定义数据类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自上而下”进行规划,“自下而上”付诸实施 包括战略性和执行性规划 IBM提出 可行性分析 任务: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内容: (1)经济的可行性 (2)技术的可行性 (3)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结果: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四种之一。 提示: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耗费资金、人力、物力的复杂工程。( 小结 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112 企业战略112 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114 诺兰模型115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118 关键成功要素CSF118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119 企业过程120 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调查的内容121 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系统运行的可行性122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123 * * 初始 普及 控制 集成 数据管理 成熟 转折点 增长阶段 数据处理支出 信息技术管理 管理焦点 数据资源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