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PPT.ppt

发布:2018-01-31约1.77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血栓形成的诊治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是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重视CVT 并非少见。过去认为静脉卒中与动脉卒中的比率为1:62.5。现估计年发病率为3-4/100万,其中75%为女性。未经治疗死亡率为13.8-48%,经治疗死亡率为12.5%,完全恢复可达62.5%。 临床漏诊,误诊率高 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 治疗辣手。抗凝治疗顾虑,新技术新方法推广不普遍。 二、提高诊断正确率 静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至关重要 诊断中高度注意不典型病例 静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至关重要 静脉窦:上失状窦,下失状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直窦。 静脉:浅组大脑上、中、下静脉-汇聚大脑半球的静脉血流。 深组:Galen 大脑大静脉、脑底静脉(Rosenthal 静脉) 汇集大脑深部(间脑,基底节)、脑干、小脑血流 大脑内静脉 脑内静脉血 静脉 静脉窦 颈内静脉 上腔静脉。 诊断中高度注意不典型病例 1、起病形式多样,多数呈慢性进行性。 急性起病:病情进展1周,48小时内加重 亚急性起病:病情进展48小时30天 慢性起病:病情进展30天 个别超过6个月。 诊断中高度注意不典型病例 2、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以颅内压增高和皮质受损为主。 海绵窦血栓形成有较典型表现,余下表现为3型: 单纯颅内压增高:头痛占80%,弥漫性,逐渐进展,持久不愈。早期视盘水肿,可伴有局灶性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诊断中高度注意不典型病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或)癫痫型(占40%,初期占12-15%)单侧下肢无力,截瘫(上失状窦血栓),轻偏瘫,失语,偏侧感觉减退和偏盲(浅支静脉血栓)。 前庭神经病。持动性耳鸣。单侧耳聋。复视。面肌无力。舞蹈症和共济失调(横窦,深静脉血栓)颈动静脉孔综合征 亚急性脑病型:多见于老年人或儿童。意识水平下降。常伴有恶性病或恶病质。 三、病因明确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感染性: 额窦炎,蝶窦炎(海绵窦血栓) 乳突炎(横窦血栓) 硬脑膜穿刺和颈内静脉输液继发感染。 三、病因明确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非感染性:以淤血和高凝为特征。 妊娠和产乳期,口服避孕药。 手术、外伤、卧床、长途飞行(经济舱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并以皮质类固醇治疗。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S、 蛋白C、抗凝血酶Ⅲ缺乏、狼疮抗凝物、因子Ⅴ Leiden等突变。 三、病因明确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镰K细胞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肿瘤等。 胶原性血管病:SLE 、Wegener肉牙肿、Behcet 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脱水、肝硬化、结节病 20—25%找不到病因 四、诊断应建立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 化验:凝血指标及以上病因的相关指标的检查 D-二聚体水平500mg/ml,对急性头痛的排除诊断有阴性预测价值,500mg/ml者还必须进行其他确定性检查如MRV。 四、诊断应建立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 影像学: 显示与动脉分布不一致的梗死 显示梗死,出血性梗死,脑出血,SAH。 脑出血为非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出血量少,并且有无法解释的视盘水肿和CSF压力升高。 特征: CT:延迟48-72h显示梗死灶。 增强显示空三角征:三角形密度降低区,周围包绕高密度环。检出率低 深静脉血栓的条索征。 四、诊断应建立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 MRI:对CVT特别敏感,而MRV为目前最佳诊断方法。 MRI:急性期(一周内):静脉窦内流空效应消失,血栓WT1等信号,WT2低信号。亚急性期(1-2周):T1、T2均呈高信号。慢性期(2周后):流空效应。血栓在T1、T2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示血栓呈均匀性强化。 MRV:显示静脉窦梗阻,显影淡或不显影、狭窄,静脉增粗、扩张。 DSA:MRI和MRA检查仍不能确诊或拟行静脉窦局部溶栓者。确诊CVT最可靠手段,但有创伤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