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单基因遗传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单基因遗传病 ;本章介绍
色盲患者辨不清红绿颜色,白化病患者没有黑色素产生,多指患者具有不正常的手型。引起这些不同症状的不同疾病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性质和存在位置,决定了单基因遗传病的几种不同的遗传方式。根据系谱特点,运用系谱分析,可以推定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计算后代的发病风险,从而预防单基因病患者的出生。;第一节 系谱和系谱分析 ; 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种遗传方式是受孟德尔定律制约的,所以又称为孟德尔遗传。由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叫单基因病。根据决定某一性状或疾病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上,是显性还是隐性,可将人类单基因遗传分为五种主要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Y-连??遗传。 ; 系谱分析是研究人类遗传方式常用的方法。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系谱中不仅包括患病个体,也包括全部健康的家庭成员。系谱中的先证者,是指医生在该家系中最先确定的患者。系谱中常用的符号如图。 ; 在绘制系谱时,从先证者开始着手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被调查者的亲缘关系和健康状况,用特定的系谱符号绘成系谱图。根据绘制的系谱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确定所发现的某—特定性状或疾病是否有遗传因素及其可能的遗传方式,从而对家系中其它成员的发病情况做出预测。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的人数越多越好,全部工作除要求信息准确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年龄、病情、死亡原因和是否近亲婚配等。;??? ?患者的基因型有两种,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但临床上所见到的患者大多数为杂合体。因为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突变而来的,而突变是稀有事件,所以一个人同时从父母获得同一种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只有父母都是患者时,才有可能生出纯合体患者,而这样的婚配方式非常少见。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典型系谱特点:????(1)患者的双亲中往往有一个是患者,且大多为杂合体;????(2)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的个体患病,且男女发病机会均等;????(3)患者的每个子女都有1/2的发病风险,故系谱中可看到本病的连续遗传现象;????(4)双亲无病时,子女—般不患病,只有在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双亲无病时子女患病的病例。; 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患者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患者完全相同的表型。齿质形成不全症可作为该类型的一个实例。患者的牙齿有明显的缺陷,牙齿上往往出现灰色或蓝色的乳光,牙齿容易被磨损。 如果用B表示致病基因,则b表示正常的等位基因,临床上大都是杂合体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后代将有1/2的几率是患者,1/2的几率是正常人。 ;2.不完全显性;? 软骨发育不全症也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长骨骨骺端软骨细胞形成及骨化障碍,影响了骨的生长所致。本病纯合体(AA)患者病情严重,多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死亡,杂合体(Aa)患者发育成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其体态表现为:四肢短粗,下肢向内弯曲,腰椎明显前突,头大等。 ; ? 一个软骨发育不全症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每生一个孩子有1/2的可能性是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患者(Aa),1/2的可能性是正常人(aa)。 ;?3.不规则显性;??? 上图是一个多指的系谱,Ⅲ2一定是杂合体患者, 其父母表型均正常,那么Ⅲ2的致病基因到底来自父亲还是来自母亲? 从系谱特点可知,Ⅲ2的致病基因是来自父亲(Ⅱ3),这可从Ⅲ2的二伯父为多指患者得到旁证。Ⅱ3带有的致病基因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表达,所以未发病。但该基因有1/2的可能性向下一代传递,下一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可表现出多指症状。;外显率与表现度 ;不规则显性产生的原因 ;4.共显性; 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原理,已知双亲的血型可以估计子女中可能出现什么血型或不可能出现什么血型;已知双亲一方和孩子的血型就可以判断双亲另一方可能是什么血型或不可能是什么血型。这在法医学的亲子鉴定上有一定作用。 ;??? ? 延迟显性是指某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在生命的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就是一种延迟显性遗传的疾病,致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杂合体在青春期无任何临床表现,常于40岁以后发病,多数以舞蹈动作为首发症状。开始不自主运动较轻,以后症状不断进展。杂合子患者的后代都有1/2的发病风险,对于未患病的个体,并不能确定其没有致病基因,可能还没到发病年龄。如系谱中Ⅲ1、Ⅲ2、 Ⅲ4、Ⅲ5。(见下图);????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也是延迟显性遗传病。???? 该病患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