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外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发布:2018-01-30约2.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红外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武爱军 殷云(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030012)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患者关节僵硬、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严重者不但侵犯关节、肌肉及肌腱,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目前临床上资料RA在抗炎抗风湿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等药物。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0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33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关键词】红外线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83-02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66例均为山西省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1.2病例选择①双手指关节或者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及晨僵等类风湿关节炎症状。②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入院后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RA诊断标准。③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④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病变及其他疾病。⑤排除有过敏情况及对热反应部敏感的患者。⑥排除无法判断疗效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由主管医师开药,护士遵照医嘱执行。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患者裸露照射部位,红外线治疗仪对准照射部位20cm,照射时间为30分钟,能级从三级开始,根据患者的情况逐级递增,直到五级,15天为一疗程。   1.4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以患者疼痛是否缓解,关节肿胀消退,关节活动情况,分为有效,无效。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有所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 chi;2 p   疼痛 有效 24 32 5.775 lt;0.05    无效 9 1   关节肿胀 有效 21 30 5.522 lt;0.05    无效 12 3   关节活动 有效 22 31 6.131 lt;0.05    无效 11 2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   2 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关节疼痛,不能完全治愈,多数患者遗留有关节畸形,因而害怕因病残而丧失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原因,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以及部分患者产生依赖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家属照顾的角色强化心理。为此,我们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住院期间向患者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和治疗、护理知识,使患者认识到不良心态对康复的不利。鼓励自强,正确认识、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排除不利于康复的心理因素,有意识地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延缓病情发展。指导患者家属关心、体贴、爱护和照顾他们,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促其产生良好心境,   2.2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的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红外线治疗仪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位置,照射距离20cm,能级由三级到五级,时间设置为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患者治疗中应减少活动,勿自行改变体位调节时间,活动受限者应有人监护,照射完毕行关节功能锻炼。   2.3治疗后护理   1 关节功能锻炼 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瞩病人要经常更换体位和姿式,通过更换体位和姿势,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水肿,促进肺良好扩张,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预防关节痉挛。利用红外线照射,可缓解肌肉痉挛。强伸展能力,有利于锻炼。进行主动或主动加被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伸展运动,每日l~2次,防止关节废用。活动程度以病人能够忍受为标准,如活动后不适感觉持续24小时以上者,减少活动量。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锻炼,鼓励其参加日常活动,尽量做到生活自理。晨僵的病人,指导在活动中的安全措施,避免意外损伤。指导患者做任何事情时,要使用最强壮的关节,如起床时应手掌或前臂用力,手指不能负重。   2 用药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慢作用抗风湿药为主。护士应熟悉药物的药理特性,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嘱病人勿私自停减药物,以免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