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外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doc

发布:2018-01-30约2.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红外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李娜 李欣 张妮 张乐 门倩 刘秀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外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组40例使用红外线照射配合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结果:本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有效率为90%以上。结论:红外线照射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外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 红外线;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与僵硬,晚期可出现强直和畸形,功能严重受损[1]。由于其病因未明,病情缠绵难愈,治疗方面又无立竿见影的效果。我科使用红外线照射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外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效果显著。现将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40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29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5月。 1.2病例选择 ①手、腕、膝、踝、肘、肩关节、肿胀、疼痛及晨僵等类风湿关节炎症状。②病程在5个月以上的患者。③根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DR)提出的修定标准。④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病变及其他疾病。⑤排除有过敏情况及对热反应不敏感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等药物治疗;再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2]。患者裸露照射部位,使用前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然后将红外线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选用功率为200W的红外线治疗仪,灯距在15-20cm左右,以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每日照射30分钟,每日2次,10次为一疗程。照射结束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1.4结果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以患者疼痛是否缓解,疼痛按疼痛程度作记分标准,从0-10分,治疗前后记录疼痛分数,前后之差gt;5分为显效, 前后之差gt;1分为有效,无改变为无效;其次是关节肿胀消失为显效,减轻为有效,无改变为无效;关节功能改善,晨僵时间缩短为显效,关节活动增加,全身有松快感为有效,无改变为无效。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加之关节的疼痛、畸形、功能丧失,害怕因病残而丧失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首先护士应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爱心和理解,满足心理需求,缓解病人的悲观情绪,使家属及患者增加亲切感,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照顾,促进患者康复。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2红外线治疗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红外线治疗仪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位置,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外涂常每次使用约3-5厘米长度,轻轻揉搓使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渗透皮肤,照射距离15-20cm,能级由三级到五级,时间设置为3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患者治疗中应减少活动,勿自行改变体位调节时间,活动受限者应有人监护,照射完毕行关节功能锻炼。 2.3治疗后护理 2.3.1关节功能锻炼 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在病情缓解应进行适量运动;锻炼原则应遵循:①活动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大;②各种关节活动应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锻炼从受累轻的关节到受累重的关节;③侧重点为影响日常活动的大关节;④掌握以恢复功能为主,尤其要注意手、肘、肩及髋、膝关节的功能改善[4]。给患者讲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种功能锻炼,以减轻、减缓疾病的发展。 2.3.2用药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慢作用抗风湿药为主。护士应熟悉药物的药理特性,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2.3.3饮食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因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常年服药等因素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造成营养及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饮食调养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患者饮食喜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冷硬的食物。也可根据患者病情而有所选择。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痛,肿胀、晨僵等,晚期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严重受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