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皤滩森林景观规划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千年古镇皤滩森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木文根据千年古镇皤滩在旅游资源所存在的某些不足,特别是 景区森林景观的欠缺、景点不多等。经调查研究,针对所在的问题, 试对古镇四周林带、古镇入口处、景区内、奔切山、岩石陈山、永安 溪南侧湿地等处的森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同时对各处的树种选 择、栽植配置等进行概述。旨在改善、优化古镇旅游资源,合理森林 布局,拉动地域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论文关键词:皤滩,千年古镇,森林景观,规划设计
1、 古镇实地背景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边,距县城约25km,地处永安溪上游 的南岸并紧靠溪流。古镇分上街和下街两个行政村,镇政府位于上街 村。35省道在镇北边穿过,交通便捷,距桐江书院景点不足2km。 古镇座落河谷平原,但土地资源紧缺,只能利用镇旁、水(溪)旁、 路旁零星空闲地用于绿化。古镇附近的古树名木、残存小面积的森林 植物群落加以改造利用,形成微型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提倡节约理念, 处理好绿地生态景观、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功能的关系。保护好现 有绿地,合理配置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为生态旅游(村民)提供 休闲、健身、娱乐场所。
2、 森林景观设计理念
2.1尊重自然
森林景观设计尊重古镇现状,设计结合自然,遵循自然式、地域 性、保护性、补偿性的生态理念。在景观改造中尊重地区传统文化和 乡土知识,利用乡土植物,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尊重人类社会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1、2]0
2.2因地制宜
贯彻森林乡镇节约型用地理念,最大限度节约自然资本,在满足 人们合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前提下,故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以植 物为主体、充分发挥各树种的优势、适地适树,使各种效益达到最大 化[1、2]o
3、 与环境紧密结合的设计方案
森林乡镇建设以花、果及丰富的植物资源,适宜的绿地面积,达 到美化古镇,改善气候的作用。片植香花、果树和保健树种,营造森 林氧吧,让人们享受良好的人居环境。对原有场地中的山水元素的合 理利用,以乔、灌、草植物为主体,水为要素,形成山水相映的景观 效果。由花、果、水、山构成的景观、亲近自然,在翠绿碧水河畔, 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佳境[1、2]o
4、 设计思路
4.1护镇林带
在古镇外围营造1宽的片林或林带,地势较高处选用樟 树、深山含笑、桂花、广玉兰、白玉兰、杂交马褂木、石榴、枇杷、 银杏、樱花、厚朴、夹竹桃等树种。在低洼积水地段选用池杉、水杉、 皑木、落羽杉等树种[3]。苗木规格:苗高2-2.5m, 土球直径: 35-40cmo栽植配置:2x2m,栽植密度:2500株/hm2。栽植穴 规格:50x50x30cm,拾除穴内石块。土壤条件差的地段加客土。 推广应用全冠栽植,不截干截顶,只对二级侧枝进行剪除,适当剪除 过密处的?级侧枝,调控过长的-级侧枝[4]。常绿阔叶树摘除85% 以上的叶片,每个小枝条留片叶子即可。较适的栽植时间:11 月-12月上旬、2月上旬?3月上旬。做到苗止,适当敲实土球外围 的松土。在高温、干旱时段做好浇水保苗工作,台风过后及时做好幼 树的扶正和加固。2-3年即可恢复幼树正常的生长量,5-7年初见成 效。
4.2 35省道至古镇景区入口处的绿化
在35省道至古镇景区入口处的通道二侧,选择桂花、银杏、樟 树、广玉兰、白玉兰等树种,按2-3m距离开挖大穴,土壤贫瘠、 浅薄处加客土栽植,苗高2m左右,地径粗3cm以上,带土球移栽。 在入口处四周,选用红花繼木、山茶花、樱花、红枫、梔子花、石榴 红、海桐、黄杨等花灌木,构建小面积公共绿地,或孤植、从植桂花、 银杏、广玉兰、白玉兰等乔木,改善入口处景观。栽植技术、时间、 管护等同上。
4.3古镇景区内改造
利用古镇内空置地,设计微型绿地,配置乔、灌、草,孤植或丛 植桂花、石榴、樟树。规格稍大的场地铺上当地生命力强的草皮。零 星空地见缝插针式栽植桂花、樱花、茶花、石榴、梔子花等,起到点 缀之效。保护好镇内古树名木,修建护栏,栽植荫性花、草。
4.4奔切山森林景观改造
奔切山为一座小孤山,位于千年古镇景区与桐江书院景区间,北 临永安溪;南边35省道从小孤山脚穿过;东边为敬老院;西边为一 古寺院。总面积约3hm2左右。现森林植被为天然马尾松林,林龄 不一,林木个体大少各异、高低参差不齐,林中阔叶树稀少,林分郁 闭度在0.6以上,也有林间空地、荒芜农耕地。拟在小孤山从南往北 修一条100cm宽的游步道,铺设石阶,在山顶建一个凉亭。在游步 道二侧栽1-2行银杏、桂花、樟树、枫香、木荷、合化等树种,按 2-3rri配置栽植。苗木规格:苗高2m左右,地径粗3cm以上,带 土球,土球直径35-40cmo在凉亭四周栽植夹竹桃、山茶花、樱花、 石榴、木槿、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