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景观规划设计试题
篇一:景观规划试题库1
一、填空题
1、按照人们对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角度来分析,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2、从国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1 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美学;2 环境生态绿化---景观生态学;3 大众群体行为心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景观行为学。
3、奥地利城市规划师米罗.西特: 强调城市公园是能使城市保持卫生的绿地.公园是城市之肺。城市公园可以对城市的健康卫生起到作用。
4、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认为城市的生长应该是有机的,一开始就应对人口、居住密度、城市面积等加以限制,配置足够的公园和私人园地,城市周围有一圈永久的农田绿地,形成城市和郊区的永久结合,使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协调、平衡、独立自主地发展。
5、奥姆斯特德被称作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倡导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与沃克斯共同完成在纽约中央公园。
6、园林地形地貌大体上可以分为平坦地貌、凹形地貌、凸形地貌、山脊地貌等
7、按水系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自然式水系和规则式水系。
8、罗宾奈特(Gary O.Robynette)景观中植物的四大功能:建造功能、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9、“地”、“顶”、“墙”为(建筑)空间构成三大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
10、叠石也被称作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为独立的或者辅助性的造景装置。叠石的手法有三种“特置、散置、群置”。
11、植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间范围、结构关系以及设计的构思布局。一般可以将植物分为:大中型乔木、小乔木和装饰植物、高灌木、中灌木和地被植物。
12、植物的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伸展形、纺锤形、圆柱形、展开形、匍匐形、垂枝形等。
13、梅、兰、竹、菊比喻为花中“四君子”;
14、空间的限定手法常见的有围合、覆盖、高差变化、地面材质变化等。
15、最早吸收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到造园中,对欧洲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是英国。
16、凯文·林奇认为,清晰的城市具有可读性。对城市意象重的元素可以分为5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18、杨?盖尔认为,真正的人性化的空间有赖于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开场空间,二是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人的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19、人类学家霍尔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20、我国的公园类型按隶属关系分为县属公园、区属公园、市属公园、省属公园、国家公园等;
21、景观设计要素有地形地貌、植物、地面铺装、水体、景观建筑及小品。
22、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对比于调和、节奏与韵律、渐变、多样统一、比拟与联想 。
23、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24、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25、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四种方式。
26、平地可作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草地、建筑方面的用地。
27、按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类。
28、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29、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30、计成于顺治年间所著的《园冶》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
31、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32、城市道路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 、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33、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
34、树池式种植行道树其池的边长或直径不得小于(1.5米),长方形的短边不得小于(1.2米),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2)。
35、一般在可能的条件下绿带占道路总宽度的(20%)为宜。
36、一般来说,为了防止人行道上绿化带对行车视线的影响,其树木在一般干道的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径的(2倍)。
37、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米),宜选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8、街道小游园绿地大多地势平坦、可设计为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等多种形式。
39、高速公路的横断面包括中央隔离带(分车绿带)行车道、路肩、护拦、边坡、路旁安全地带和护网。
40、广场按使用功能分为(集会性广场、纪念性广场、交通性广场、商业性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