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代谢课件.pptx
蛋白質代謝
第一節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還原性氨基化作用氨基轉移作用氨基酸的相互轉化作用
(一)還原性氨基化作用在多數機體中,NH3同化主要是經谷氨酸和穀氨醯胺合成途徑完成的。
1、谷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徑是由L-谷氨酸脫氫酶催化的α-酮戊二酸氨基化途徑
2、穀氨醯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聯合作用,將游離氨轉變為谷氨酸的α-氨基。
(二)氨基轉移作用氨基轉移作用是由一種氨基酸把它的分子上的氨基轉移至其他α-酮酸上。以形成另一種氨基酸。這個反應的通式是:
(三)氨基酸的相互轉化作用在有些情況下,氨基酸間也可以相互轉化。如由蘇氨酸或絲氨酸可生成甘氨酸,由色氨酸或胱氨酸可生成丙氨酸。必需氨基酸:人體及動物生長發育必需,而在機體中又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動物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有賴氨酸、色氨酸、組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蛋氨酸、纈氨酸和精氨酸(人體能合成部分組氨酸和精氨酸)。
第二節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合成體系的組成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蛋白質合成後的定向輸送與修飾
一、蛋白質合成體系的組成1、mRNA蛋白質合成體系中一個重要組分是信使RNA(mRNA),它攜帶著DNA的遺傳資訊。正值資訊保存於相鄰三個堿基構成的密碼子中。2、tRNA在蛋白質合成中,tRNA起著運輸氨基酸的作用,稱轉運RNA,即將氨基酸按mRNA鏈上的密碼所決定的氨基酸順序轉移入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核糖體。
3、rRNA及核糖體: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含有核糖體RNA(簡稱rRNA)。它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4、輔助因數:在蛋白質合成體系中,除了上述的蛋白質因數外,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還需要ATP、GTP、Mg2+等參與。
二、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1、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必須先行活化才能形成肽鏈,即將氨基酸的羧基以酯鍵連接於tRNA的3′端羥基上,形成氨醯-tRNA。
氨基酸活化及結合rRNA
2、起始:蛋白質合成首先必須辯認出mRNA上的起始點。mRNA鏈上的起始密碼子是AUG。由起始氨醯-tRNAf、mRNA、核糖體及起始因數等經多個步驟組裝成一個“起始複合物”,然後即可進行蛋白質的合成。原核細胞中蛋白質合成起始
3、肽鏈延長
4、終止:當核糖體移動至終止密碼子UAA、UGA時,肽鏈延長便終止。肽鏈合成的終止包括下列步驟:(1)終止因數進入A位,識別終止密碼子。(2)終止因數使肽基轉移酶的催化作用轉變為水解作用,使肽鏈從tRNA上分離出來,生成一條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
多核糖體:在一條mRNA鏈上,可以有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翻譯。
三、蛋白質合成後的定向輸送與修飾1、信號肽及其識別體信號肽:在新生肽的N-端(有時位於肽鏈中部,如卵清蛋白),常有一小段與蛋白質定向輸送有關並在輸送途中被切除的肽段,稱為信號肽。在C-端有一個可被信號肽酶識別的位點。信號肽識別體:識別信號肽的是一種核蛋白質體,稱為信號識別體(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SRP有兩個功能域(domain),一個識別信號肽,一個干擾進入的氨醯-tRNA和肽醯移位酶的反應,以終止多肽鏈的延伸作用。
新生肽在信號肽的導引下定向送往細胞的各個部分,以行使各自的生物功能,在這種定向輸送過程中,信號肽被信號肽酶水解。
2、蛋白質合成後的修飾
蛋白質糖基化
第三節蛋白質的生物降解蛋白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食品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一、蛋白酶類1、肽酶:又稱肽鏈端解酶,它們只作用於多肽鏈的末端。編號名稱作用特征反應3.4.11α-氨醯肽水解酶類作用於多肽鏈的氨基末端(N-末端),生成氨基酸氨醯肽+H2O→氨基酸+肽3.4.13二肽水解酶類水解二肽二肽+H2O→2氨基酸3.4.14二肽基肽水解酶類作用於多肽鏈的氨基端,生成二肽二肽基多肽+H2O→二肽+多肽3.4.15肽基二肽水解酶類作用於多肽鏈的羧基末端(C-末端),生成二肽多肽基二肽+H2O→多肽+二肽3.4.16絲氨酸羧肽酶類作用於多肽鏈的羧基末端生成氨基酸,在催化部位含有對有機氟、有機磷敏感的絲氨酸殘基肽基-L-氨基酸+H2O→肽+L-氨基酸3.4.17金屬羧肽酶類作用於多肽鏈的羧基末端生成氨基酸,其活性要求二價陽離子肽基-L-氨基酸+H2O→肽+L-氨基酸
2、蛋白酶:又稱肽鏈內切酶,作用於肽鏈內部。編號名稱作用特征例子3.4.21絲氨酸蛋白酶類在活性中心含絲氨酸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凝血酶3.4.22硫醇蛋白酶類在活性中心含半胱氨酸木瓜蛋白酶、無花果蛋白酶、鳳梨蛋白酶3.4.23羧基(酸性)蛋白酶類最適pH值在5以下胃蛋白酶、凝乳酶3.4.24金屬蛋白酶類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