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pdf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
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
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
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
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
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
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
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
社会行政体系。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
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
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保险的
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按照我国
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
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
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完善。
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的决定》,xx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的决定》,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颁
布《失业保险条例》,1996年8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
伤保险试行办法》;1994年12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
保险试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
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
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
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
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
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
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
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
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xx年
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城镇
和农村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
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社会福利
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
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等方面的待遇。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
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我国颁布了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
保障和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社会福利院、敬老
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我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兴办
多种形式的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此
外,我国政府还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募集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4.优抚安置。优抚安置,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
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
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
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
员退伍军人等。1988年,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