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18约5.7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万历年间,苏州“城中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乾隆时,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

C.雇佣劳动趋于普及 D.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

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

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

3.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4.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收复 B.平定三藩之乱

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

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

6.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 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

7.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

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8.下列为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柱状图。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建国初我国

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

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国情

9.下表为不同资料对1912年全国人口统计的历史记述。据此可推知

A.清末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发展趋势 B.文献记载具有较大随意性不足为信

C.1930年初人口统计更接近历史真相 D.人口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0.如表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据此可知,这时期的中国

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注:出口合计100)

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

11.下面为《汉书》对西汉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情况

史料来源

西汉建立前后,“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卷二四上

西汉建立前后,一些大都名郡逃亡人数占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各数(各数指户籍)。”

《汉书·高帝本纪》卷一上

“建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卷一六

A.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B.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C.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中央集权迫切需要加强

12.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劫难后的某一文学流派是浪漫主义的死敌,它是现实主义的承继者和突破者,是一场反叛运动。该流派

A.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B.力求真实再现现实生活

C.带有很浓烈的神话色彩 D.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