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影响.pdf
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影响--第1页
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影响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A)又称绿脓杆菌,作为健康人皮肤、呼吸道和肠道中
广泛存在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
病菌之一[1]。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PA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广泛使用抗生素
造成临床高耐药性,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的中草药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和抗感染的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本文诣在阐述在群体感应系统中,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关键词:丁香;耐药机制;群体感应;毒力因子;生物膜
丁香属于桃金娘科,确切的说是蒲桃属的一种热带植物,也是我国传统进口
“南药”之一,入肺、脾、胃、肾四经,始载于《药性论》——“丁香辛热,能除寒
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丁香花蕾含有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丁香酚——具
有极性基团的芳香环,其化学名称为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它可以结合细菌
某些酶的活性基团,损毁其代谢功能,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丁香作
为传统中药,口服除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外还有抗菌、解热、抗惊
厥、麻醉、抗血栓形成、驱蚊、抗缺氧作用。
耐药机制:
国内外医学研究者均研究过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
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但总体来说不外乎: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改变
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点结构、外膜蛋白缺失、形成生物膜、主动泵出系统等[3]。
群体感应:
起初人们多数认为细菌以个体形式存在,彼此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但是,当
细菌数量达到一定浓度时,细菌彼此之间就会通过诱导信号分子产生各自的应答
信息,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自诱导分子、感应分子及下游调控蛋白组成群体
感应(QS)系统[4]。每个细菌所产生的信号分子不同,LasI-LasR,Rh11-Rh1R和
PQS-MvfR是三个主要调控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控制着PA毒力因子的产生
及生物膜的形成。
毒力因子:
QS系统突破了原始细菌个体所不能达到的致病性,大大增强了细菌毒力因子
的产生及定植于宿主细胞并对其产生侵袭性的几率。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
菌,绿脓素是其产生的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部分QS系统可能参与了其毒力因
子的产生和运输。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自由地附着于宿主细胞,形成一种保护性的生物膜,使其
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有很强的抵抗性,是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难以治愈
重要原因之一。生物膜形成需要大量微生物的共同协调完成,往往受到群体感应
的调控[5]。Las和Rh1是分别指导制造诱导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酰基)-L-高
丝氨酸内酯(OdDHL)和N-丁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BHL)的合成酶[6],当它们
达到一定浓度时,分别激活受体LasR、RhlR(正向转录激活蛋白)形成转录复合
物,并以级联的方式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催化合成因子lasI基因的表达量会随
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而Rh1I基因的表达则保持稳定地低水平,并且两个基因在生
物膜底部的表达量比其他部位更强[7]。在不同菌株或者不同的营养条件下,铜绿
假单胞菌会出现不同的生物膜结构,导致其感染难以根治。
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影响--第1页
丁香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影响--第2页
丁香的抑菌机制:
丁香提取物的体外研究发现了其可以衰减QS系统的浓度依赖性。丁香酚虽
然不能影响Las和Rh1系统的信号分子的合成,但活性却可以大大降低,并且可
以通过疏水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LasR受体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的Arg61和